本报讯(记者沈静芳 通讯员刘梦琪)“司法救助是‘民生工程’。通过这几年的关注与参与,我了解到,内蒙古自治区检察机关积极落实司法救助‘应救即救、应救尽救’的宗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检察院的检察官走访全国人大代表、包头稀土研究院主任研究员闫宏伟时,闫宏伟说道。
过去一年,闫宏伟多次应邀到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检察机关调研。2024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党组走访人大代表的座谈会上,闫宏伟对全区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内蒙古检察机关持续畅通信、访、网、电、视频“五位一体”的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办理信访案件、领办重大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制度,确定向基层检察院提出申诉的信访案件全部由院领导包案,确保矛盾化解在首办环节。
包头市检察院进一步拓展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提出的以“司法救助+社会救助”双向衔接的方式,构建全链条、高效能的司法救助制度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司法救助“救济解困”的作用,打造了“鹿城检爱”控告申诉检察工作品牌,与当地红十字会建立司法救助专项基金,形成多方救助帮扶合力,2024年发放司法救助金168万元。
闫宏伟建议检察机关继续秉持司法为民理念,推动健全相关司法救助线索发现和移送机制,持续加大对农村地区生活困难当事人、残疾人、困难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救助帮扶力度,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