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中交一公局集团郑州粮储项目——建好“智慧粮库”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转自:中国交通新闻网

粮满仓,天下安。粮食颗粒归仓后如何管好储好,更考验着“大国粮仓”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得益于高科技赋能“大国粮仓”,我国粮食仓储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压舱石”工程,中交一公局集团郑州粮储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一栋栋浅圆仓正拔地而起,智能设备穿梭其间,一幅“藏粮于技”的现代化图景正在绘就。

智慧储粮 守护“无形粮田”

既要种好粮,更要储好粮。“粮安工程”既关系种粮农民切身利益,又关乎国家粮食安全根基的稳固。正在建设的中交一公局集团郑州粮储项目是郑州市委、市政府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高起点、高标准谋划的一项民心工程,将建设42栋大直径筒仓和15栋散装平房仓,总仓容达66.80万吨,建成后郑州市粮食储备总仓容能够满足2000万人口需求,稳稳扛起守护粮食安全重任。

既要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科技属性是强化储备粮管理的利器。在项目谋划之初,就始终将创新作为建设抓手,全面应用新仓型、新技术,打造全国粮食储备“五个第一”,引领国内乃至国际智慧化粮仓建设新潮流。其中,中交一公局集团郑州粮储项目承建的42栋浅圆仓建设应用架空式结构,运粮车辆可直接通过仓房下部的出粮口进行装车,仓内粮食95%以上可以利用自流出仓,这也是我国首例散粮无动力装车系统。建成后,将成为第一个全场景智能化信息化粮库,利用机械自动化、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迭代升级传统智能粮库系统,能够做到对储粮监管全覆盖、无死角,对粮食储存环境实时监测和预警。

精益品质 建好“储粮口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创新的精神贯穿全文。技术创新也始终是中交一公局集团郑州粮储项目高质量履约的关键力量,“目前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20%,预计今年12月完成主体施工。”中交一公局集团郑州粮储项目负责人姚明介绍。

为确保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项目部提前谋划,周密部署。面对场地狭小、工期紧等诸多困难,中交一公局集团郑州粮储项目团队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决定浅圆仓建设采用液压滑模工艺,该项技术施工速度快、机械化作业程度高、可循环使用节约材料、降低造价费用,既高效又绿色环保;浅圆仓锥形顶施工采用装配工具式伞形架方案,减少钢管使用,采用整体式伞架方案,减少架体变形,同时减少安全隐患及危险源;仓顶选用“双层自呼吸隔热屋顶”,具有隔热、防雨、绿色节能的优点,通过空气流动的热工原理,在无动耗的情况下,阻隔外部热量对仓内温度的影响;为了给后期库区智能化系统安装提供有利条件,中交一公局集团郑州粮储项目施工过程中精准预留点位,高品质完成线路及预埋件布划,确保粮库业务管理系统、智能仓储保管、智能安防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4大核心智能系统的应用,形成“一个贯通、四个闭环”,实现“入库-物流-仓储-调度-出库”业务管理贯通,做到仓储保管、储备状态监测、综合管理等粮食储存全周期智能化管控,为粮食购销领域穿透式监管保驾护航。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中交一公局集团郑州粮储项目正稳步推进国内一流智慧粮仓建设,成为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中交一公局集团郑州粮储项目——建好“智慧粮库”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