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对症开方”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转自:中国质量报

□ 徐建华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将其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不仅能让这一瑰宝不断焕发新光彩,还能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和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贡献。为加快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专门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不断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的出台不仅是我国对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重要部署,也是对中医药传承创新的一次重要推动。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持续提速,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中医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布局持续优化,集聚优势逐步呈现,不断推动我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促进了健康中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针对当前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意见》从全链条各环节作出政策支持和部署,提出8个方面21项任务。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其实是针对中药质量提升和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对症开方”,通过突出以提升质量为主线、突出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突出传承与创新并重3个方面重点发力,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让中医药发扬光大,更好地为老百姓健康服务。

《古今医统》有云:“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意思是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契合传统中医理论和中医药理念,中药质量提升和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也可以遵循“望闻问切”,以提升中药质量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实现常用中药材规范种植和稳定供给,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传承创新并重、布局结构合理、装备制造先进、质量安全可靠、竞争能力强的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更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药材好、药才好。中药材是中医药的源头,直接关系到中药质量和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症开方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首要的就是要从头“望闻”,抓住中药资源质量这一关键点。《意见》也将“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和“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列为第一和第二方面的重点任务,并提出“加大中药资源保护力度”“发展中药材现代种业”6项具体任务,充分体现了对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视。中药材是特色农产品,既要发展保数量,又要优化种养模式来提质量,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关键措施,着力推进中药材规范种植和稳定供给,培育壮大中药材龙头企业,打造中药材特色品牌,助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医药发祥于中华大地,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需要始终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意见》提出“加快推进中药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中药科技创新”“强化中药质量监管”“推动中药开放发展”等方面的部署,并明确了“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培育名优中药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中药创新研发”“完善中药标准体系”“健全中药监管体系”等多项具体任务,如同要从守正创新角度“问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内生动力,助推产业创新升级。

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也是实现自主创新颇具潜力的领域,必须坚持质量与创新双轮驱动,以质量创新的“药方”,实现中药质量提升和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中药创新研发,整体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活力,加快高质量的新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另一方面,要做好质量安全和质量提升两篇文章,强化中药全链条的质量安全监管,守好质量安全底线;提品质、优品种、创品牌,加快推进中药产业转型升级,拉升质量高线,促进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活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汇聚多方力量,希望各地区各部门以贯彻落实《意见》为契机,加强协同推进,合力推改革、促发展、抓落实,不断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中华民族传统瑰宝在新时代更好地绽放光彩,用好医好药服务保障人民健康。

观察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对症开方”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