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2.0升级迭代

转自:中工网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杨召奎

3月29日,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专场论坛、2025“智领未来”北京人工智能系列活动“通用人工智能论坛”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召开。论坛上,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2.0在大会上重磅发布。

近年来,北京市为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促进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发布了《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为积极落实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简称“通研院”)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的支持下,依托自身人才资源和科技研发能力,结合市场需求,在会上重磅发布了覆盖通用智能体+行业智能体+社会智能体三大智能体矩阵。其成果以“原创技术-产业赋能-社会智能”三级联动模式,推动人工智能从单一智能向社会智能转变。

据悉,“通通”2.0在大会上重磅发布。相较于通通1.0版本,“通通”2.0在语言、认知、动作、学习、情绪、交互方面实现了多种核心能力的升级:一是价值与心智驱动的多轮对话。当前,国内外诸多大语言模型通过指令微调和强化学习下的人机价值对齐等技术手段,虽然能够较好地完成人机多轮对话任务,但此类对话更多的是围绕用户的需求及观点进行,本质上缺乏自身相对连贯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据此演绎出来的对话内容。“通通”2.0版本实现了一个有自身价值观、世界观的小女孩,在理解对话目标意图的基础上,遵循自身价值和人格,利用对话策略来引导对话的走向,从而达到自身的目的。

二是基于交互反馈的推理和学习。“通通”生活在高度仿真的复杂、动态三维虚拟场景中,1.0版本的“通通”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如果周围环境时刻在发生变化,会导致她原本规划的任务无法顺利完成。但“通通”2.0可以实时响应外界场景的变化,进行反思和重新规划,对已有任务进行挂起、恢复、修改或取消等处理,同时动态生成新的任务规划,从而以更灵活、智能、多变的方式完成指令。不仅如此,不同于当前大语言模型普遍采用的离线数据驱动的学习模式,“通通”在和场景交互(自主学)及与人类的多模态对话(他人教)过程中,能动态更新自身的知识库,价值函数和技能,使得它初步具备类人的持续反思和成长的能力。

三是多智能体交互。研究人员为“通通”打造了幼儿园、六口之家等多智能体场景,并在场景中设置了各自独立、具备自身价值、能力、人设、状态的多个智能体,在这种多智能体场景中,“通通”不仅需要理解周围环境,还需要理解环境中其他智能体,识别他们的身份、性格和自身的关系、彼此之间的关系和物品的关系、当前动作、意图、气氛等,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自身的任务规划,包括发起和响应对话,实施帮助、捣乱等复杂行为交互。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2.0升级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