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
近年来,小广告在城市无孔不入。小区电梯、建筑墙面、公共设施,甚至连共享单车都沦为小广告的“专属位”。“你贴我撕,再贴再撕”的怪圈,让城市牛皮癣反复发作,令人深恶痛绝。日前,记者在山东烟台采访时了解到,芝罘区白石街道通过疏堵结合、有序引导等举措,持续强化辖区小广告治理工作。自2024年4月份起,白石街道辖区小广告数量大幅减少。他们是如何治理的?
小广告屡禁不止,背后有其根源。以老旧小区来举例,这类小区年久失修,下水道堵塞、房屋漏水等问题频发,居民对日常维修服务存在切实需求,不少维修商户靠提供这类服务谋生。铺天盖地的小广告,就是为了吸引更多客源。要从根本上解决小广告泛滥问题,关键就在于畅通渠道,实现居民维修需求与商户服务的精准匹配。
可转变治理思路,化“对手”为“队友”。一方面,加强日常巡查,收集张贴小广告的违规信息,逐一与涉事商户取得联系,搭建沟通桥梁;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与商户建立合作关系,明确告知其规范经营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充分利用社区公示栏、网格微信群等线上线下平台,为合规商户提供集中展示窗口。通过这种方式,商户既能节省原本用于张贴小广告的成本,又能将更多资金投入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服务价格。以上举措,不仅有利于小微商户正规经营,还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实现各方共赢。
构建全流程、全方位的监督体系,通过刚柔并济的监管策略,以刚性约束推动服务质量提升,以柔性引导培育商户自律意识,确保便民服务真正惠民利民。社区要严格把控准入门槛,从源头保障服务供给的专业性与规范性。与此同时,要在服务过程中开展常态化监管。社区可通过设立居民意见反馈专线、定期开展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多维度收集居民意见,围绕服务态度、反馈速度、收费合理性等重要指标,对商户进行量化评分。对评分排名靠前的商户予以推荐,形成正向激励;对经过多次督促仍整改不力、群众投诉集中的商户,直接将其纳入“黑名单”,并终止合作关系。
此外,进一步强化对违法违规广告的整治力度。针对诈骗广告,以及推销假冒伪劣食品、保健食品等虚假违法广告,严肃查处,绝不姑息。相关部门不仅要迅速清理已张贴的违法违规小广告,还需深挖线索,加大对张贴者、违法广告背后不法商家的惩处力度,显著提高其违法违规成本。同时,通过张贴警示案例、开展普法宣传等方式,形成强大的社会治理合力。
山东烟台在小广告治理实践中,实现从“围追堵截”到“疏渠引水”、从“被动应付”到“主动服务”的转变。经验表明,只有将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深度融合民生关切与治理智慧,才能让百姓切实感受到基层治理的温度。
记者崔浩于烟台
2025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