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发的参赛包,
矿泉水和饮料都是临期产品,
还有1个月就过期了,
太离谱了。”
3月30日,2025武当山越野赛开赛,然而在前一晚,不少参赛选手在社交平台发帖吐槽参赛包物资简陋、赛事组织混乱。
参赛包(受访者供图)
参赛选手吐槽:
水和饮料都还有1个月过保质期
29日晚,参赛者傅女士向记者介绍,热爱户外运动的她交纳了388元的报名费参加2025武当山越野赛。
当天下午,她来到丹江口市官山镇赛事组委会报道领取参赛包,“一件化纤材质的参赛服、三包艾灸贴、一包能量胶,一瓶生产日期显示为2024年的矿泉水,以及两罐生产日期为2023年10月份的红茶醋饮料。水和饮料都是临期食品,还有1个月过保质期。”
傅女士表示,根据参赛距离的不同,参赛费用180元—680元不等。花数百元参赛却领到如此“简陋”的参赛包,让不少选手顿时怒火中烧,场面一度失控。
临期饮料(受访者供图)记者了解到,参赛包里的临期食品并非个别现象,多位参赛者向记者表示,领取到的水和饮料生产日期相近,保质期基本只剩1个月。
另一名接受采访的参赛者小韩(化名)介绍,大家领取到的参赛包里的物料数量也有不同,“第一批领的没有衣服,后面的连临期水都不发了。当时不少选手向发放物资的志愿者投诉,但志愿者告诉我们,他们是前一天晚上才临时接到通知要来发放物资,自己也是一头雾水。我们都在抱怨赛事组委会在靠越野赛清库存。”
此外,赛事组织也被选手们直呼“可以吐槽的点太多了”。参赛者阿德(化名)表示,赛前一周才被告知70KM组取消,人员调换到了50KM组。而50KM组的实际距离变成了42KM。越野赛强制装备检查,要求下载线路轨迹,“30号上午7点30分发枪开跑,结果到29号下午官方路书都没发出来。太离谱了,大家都在这个圈子,都觉得这次整个赛事的组织有点乱,简直像‘草台班子’”。
记者注意到,直到3月29日晚上22点42分,武当山越野赛官方微信公众号才发布了一条《武当山越野赛事日程、赛事路书及线路调整公告》。
29日晚,官方发布公告公开信息显示,2025武当山越野赛在湖北丹江口市官山镇举行,越野赛范围位于武当大明峰景区。赛事由丹江口政府主办,官山镇政府和丹江口市文旅局承办。运营单位为北京中猎户外和汉丹湖国际体育。
记者30日致电武当山越野赛组委会,就选手反映的一系列问题进行采访,工作人员称“很多事一言难尽,不好说。”然后以正忙为由,表示稍后回复便挂断电话。随后,记者联系赛事的承办单位官山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已把选手反映的一系列问题记录下来,随后会有专人进行反馈。”
2025武当山越野赛(图据组委会)组委会致歉:
工作有疏忽,退款补差价将在5日内处理
报道发出后,30日晚,记者看到越野赛组委会在其官方账号发布一则致歉声明,声明中提到“赛事在筹备过程中遇到诸多挑战,一延再延,尤其是70公里组别取消和50公里组别距离调整,伤害了跑友,对此深表歉意”。
对于赛事后续工作,组委会表示将迅速采取补救措施,承诺退款或差价补偿工作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
组委会发布致歉信赛事的主办单位官山镇政府向记者表示,关于选手们在3月29日领取物资时遇到的问题,当天已掌握,迅速进行调查核实整改,为及时掌握赛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布了服务电话和投诉电话。“目前赛事已顺利完赛,对后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以负责任的态度整改落实到位。”
关于饮品临期的问题,政府工作人员介绍,承办方赠送参赛人员饮品有两种,其中发放的“醋茶淡饭”红茶醋饮料共60箱,由于工作人员疏忽,导致赠送物资中有3箱离保质期还有1—2月到期。“发现此问题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对临期产品进行撤换,并进行解释说明。”
关于路书发布的问题,工作人员表示,考虑到4月1日武当山举行“三月三”庙会,为了避免游客高峰将赛事定于3月30日举行。经监测,武当山游客高峰提前到来,预计3月30日游客人数将达景区最大承载量,为确保游客和选手的安全,经赛事裁判委员会紧急研判后对赛道进行了优化调整。同时,路书上网发布前已提前在参赛选手群进行了发布告知,第一时间联系参赛选手,未影响比赛进行。
30日晚,顺利完赛的选手小寒(化名)向记者表示,“前期赛事组委会槽点还蛮多的,我领到的也是临期饮料。最开始发过一个版本的路书,但由于线路一直在调整,直到29号晚上才确定下来。”小寒介绍,跑完全程后,对组委会的印象有所改观,觉得官方在赛道布置上比较用心,“每一公里都有路标,布标设置得也很密,基本上不会走岔路,赛事的志愿者们也非常热情。”
媒体声音
越野赛“临期物资”,
叩问体育赛事运营底线
这场标榜“专业”“安全”的越野赛事,在开赛前夜却让参赛者陷入“临期物资”与“混乱组织”的焦虑。武当山越野赛的这场“闹剧”,不仅暴露出当前部分体育赛事的管理失序,更暴露出赛事主办方主体责任的缺失。当选手们的热情遭遇敷衍的办赛态度,这场“闹剧”不仅消耗了公众对体育赛事的信任,更叩问着体育赛事行业底线何在。
参赛包里临期仅剩一个月的矿泉水和红茶醋饮料,成为点燃选手愤怒的导火索。根据《食品安全法》,临期商品需在显著位置明示。但赛事方既未提前告知,更未提供替代方案。赛事主办方将选手人身安全置于次位的操作,在本质上背离了越野赛“强制装备检查”的核心安全准则。此外,本应在赛前数周公布的线路轨迹和路书,直到比赛前夜赛事主办方才发布官方通告。赛事主办方组织的混乱,让许多参赛者未能第一时间了解赛事相关进程,也暴露出赛事主办方赛事管理的失责。
除此之外,无论是赛事主办方随意取消70公里组别、实际赛程缩水20%,还是不合理的物资发放与未经批准的暂停供水,这场越野赛事的“闹剧”已非单纯失误所能解释的。当面对质疑时,赛事组委会工作人员选择用“一言难尽”来推诿,承办单位更是用“随后反馈”的话术来拖延,越野赛事主承办方一系列消极的应对态度令众多参赛者感到心寒。
现行《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虽明确“谁主办、谁负责”,但对物资标准、应急预案等关键环节缺乏具体要求,导致劣质赛事仍有生存空间。当地方政府部门将体育赛事视为政绩工程,运营公司视其为“快钱”生意,选手权益在其中便自然沦为最廉价的“成本项”。
当选手们拆开参赛包发现临期饮料时,拆穿的不仅是越野赛事主办方的敷衍态度,更是行业亟待整肃的运营生态。如今,中国越野赛事参与人数日益增长,我们更需要坚守“赛道上的每个标记,都是组织者对生命的承诺”的行业信仰。同时,赛事组织的底线也不该在财务报表的盈亏线上,而应该在每个参赛者的生命线上。唯有将安全准则铸造成不可逾越的钢索,中国越野运动才能真正抵达值得期待的远方。
网友评论
新闻多一点
2025张家界UCTR百公里越野挑战赛开跑在即
“奔跑在世界自然遗产之巅”的2025张家界UCTR百公里越野挑战赛即将于2025年4月12日开幕。这是首个在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核心景区举办的专业级越野跑赛事。
4月12日,从张家界武陵源标志门出发,越野跑爱好者将“奔跑在世界自然遗产之巅”,探寻心灵和身体的桃花源。跑者将挑战全球罕见的张家界地貌赛道,途经金鞭溪、宝峰湖、黄石寨等标志性景观,在峡谷、溶洞、峰丛、溪流间驰骋;同时,赛道还途经原始村落、千年古寨,令跑者感受湘西土家族、苗族的独特人文风情。
赛事设置四个组别,分阶段满足不同跑者的需求,包括大师组100公里、精英组50公里、竞技组30公里、勇士组10公里。路线中包含悬崖栈道、垂直爬升、原始丛林穿越等环节,考验选手的耐力与技巧。
参赛选手将获得顶级赛事服务保障和福利,包括专业救援团队、星级补给站,沿途品尝腊肉、糍粑等特色美食。赛后可参与民族长桌宴、非遗手工艺展演等嘉年华活动。参赛者还能凭借参赛号码布,免费游览张家界核心景点。
据统计,全球有2000万名山地越野跑爱好者,赛事每年举办10000余场,并正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编辑 孟猛 综合 封面新闻、澎湃新闻、羊城晚报、红网、网友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