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3 月27 日,兴业银行发布2024 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22 亿,同比增长0.7%,实现归母净利润772 亿,同比增长0.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为9.9%,同比下降0.8pct。
点评:
营收维持正增长,盈利增速由负转正。公司全年营收、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0.7%、1.2%、0.1%,增速较1-3Q24 分别变动-1.1、-2.5、+3.1pct。
其中,净利息收入、非息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1%、-0.3%,较前三季度分别下降1.3、0.9pct。信用减值损失/营业收入、成本收入比分别为26%、29.3%,同比下降13.3、0.4pct。拆分盈利同比增速结构,规模扩张、拨备反哺、成本管控为驱动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因素,分别拉动业绩增速11.4、1.3、0.9pct。从边际变化看,拨备负向拖累转为正向贡献,息差运行承压、所得税增加对盈利拖累有所加大。
规模稳步扩张,“五大新赛道”等重点领域布局深化。2024 年末,兴业银行生息资产、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3.5%、5%,增速较3Q 末分别提升下降1.2、3pct,规模扩张节奏总体平稳。公司全年贷款、金融投资、同业资产新增规模分别为2757、1532、-1096 亿,同比少增2024、661、3317 亿,年末贷款占生息资产比重较上季末下降1.3pct 至61%。4Q 单季贷款、同业资产新增-50、864 亿,同比少增1520、473亿,全年信贷投放节奏“前高后低”;季内金融投资新增1061 亿,同比多增1123亿,4Q 单季AC、FVOCI 账户规模分别新增359、702 亿,同比多增642、482 亿,季内政府债发行放量,公司债券配置强度提升。
贷款方面,4Q 单季对公、零售、票据新增规模分别为97、431、-578 亿,同比少增729 亿、多增236 亿、少增1027 亿;年末对公贷款同比增速8.8%,环比3Q 末略降,但仍是拉动信贷增长主要力量;零售增速0.7%,环比3Q 末上行1.2pct,年末零售贷款投放景气度逐步回温。具体投向层面,公司制造业中长期、“专精特新”企业、绿色、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贷款均保持双位数高增。零售方面,全年按揭新增103 亿,同比多增317 亿;经营贷、信用卡新增264、-300 亿,同比少增190亿、少减212 亿。经济基本面修复缓慢背景下,居民端消费、融资需求有所走弱。
活期资金沉淀增加,存款结构优化。2024 年末,兴业银行付息负债、存款同比增速分别为2.4%、7.7%,分别较3Q 末变动-0.9、+3.7pct,存款占付息负债比重59%,同上季末大体持平。全年存款新增3953 亿,同比少增48 亿;4Q 单季新增1073亿,同比多增1876 亿。分期限类型看,4Q 季内活期、定期存款分别新增2725、-292亿,同比多增2437 亿、少减1187 亿,定期存款占比较上季末下降1.6pct 至54%。
公司通过拓展财政资金营销、代发、收单等业务增加低成本结算性资金沉淀,同时受益于负债成本管控、“手工补息”整改等因素,高息存款增长放缓,存款结构优化。
全年息差1.82%,呈“L”型走势。2024 年公司净息差为1.82%,较2023 年、1-3Q24分别收窄11bp、2bp。资产端,公司2024 年生息资产、贷款收益率分别为3.72%、4.2%,较2023 年下行28bp、37bp,较1H24 均下行12bp。需求不足背景下,新发放贷款定价持续走低,叠加存量贷款滚动到期重定价、存量按揭利率下调等因素共振,资产端收益率走低。
负债端,全年付息负债、存款成本率分别为2.17%、1.98%,较2023 年分别下降17bp、26bp,较1H24 均下降8bp,前期负债成本管控效果将伴随存款滚动到期重定价进一步释放。
净其他非息收入稳步增长对非息形成较强支撑。公司全年非息收入641 亿,同比小幅负增0.3%,增速较前三季度下降0.9pct。其中,(1)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下降13%至241 亿,负增幅度环比1-3Q 收窄2pct,保险“报行合一”、公募费改等因素影响下,手续费增长仍承压。全年兴银理财管理产品日均规模同比增长2.9%,管理规模保持同业前列。基金、保险代销规模同比均实现高增;转型投行FPA 同比增长14%,“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融合发展,财富银行、投资银行名片持续擦亮。(2)净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9.4%至400 亿,增速较1-3Q24 下降3.4pct。4Q 单季净其他非息收入67.4 亿,同比多增16.2亿;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7 亿,同比多增24.5 亿,4Q 季内债牛行情演绎相对极致,TPL 户债券投资浮盈对其他非息收入增长形成支撑。
不良率进一步下行,风险抵补能力维持高位。2024 年末兴业银行不良率、关注率分别为1.07%、1.71%,环比3Q 末分别下降1bp、6bp;年末逾期率1.59%,较年中上升14bp,逾期/不良贷款比重为148%,较年中上升13pct,前瞻性指标有所波动。公司全年不良余额新增30 亿,期内不良净增、核销规模分别为629、599 亿,同比分别少增45、35 亿,信用成本0.92%,同比下降0.36pct,不良净生成、核销转出强度有所减弱。
分行业看,年末零售、对公不良率分别为1.35%、1.01%,较年中分别下降7bp、上升3bp;其中对公端房地产、批零业不良率分别为1.54%、3.62%,环比年中分别上升46bp、38bp,是对公端资产质量主要拖累项;零售端,经营贷、消费贷不良率分别为0.8%、2.2%,同年中持平;按揭、信用卡不良率分别为0.6%、3.64%,较年中分别下降5bp、24bp,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力度加大。
拨备方面,4Q 单季信用减值损失新增125 亿,同比少增6.8 亿。年末拨贷比、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55%、237.8%,较3Q 末分别提升2bp、4.2pct;资产质量运行稳健情况下,拨备计提强度有所放缓,风险抵补能力有所强化。
资本安全边际增厚,转债转股可期。2024 年末,公司核心一级/一级/总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8%、11.2%、14.3%,较3Q 末分别提升5bp、3bp、1bp。年末RWA 同比增速为7.3%,较3Q 末提升2.6pct,较年初下降1.1pct,“轻资产、轻资本、高效率”战略稳步推进。截至3 月28 日,公司500 亿可转债将于2027年末到期,目前转股比例较低,转股价22.25 元,当前股价21.53 元,尚未触及转股价。公司经营基本面相对稳健,业绩表现向好,未来转债转股可期,有望进一步增厚股本。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兴业银行战略目标清晰,坚持“轻资本、轻资产、高效率”转型方向,以“1234”战略为核心主线,以数字化转型为增长引擎,赋能“F+G+B+C”端场景生态服务获客,树牢擦亮“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三张名片,推进“五大新赛道”“数字兴业”与“五篇大文章”有机融合。
公司资产端信贷投放保持稳定,负债成本管控使得息差具有相对韧性,同时财富管理、投行业务双向发力,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空间可期。公司2024 年度分红220亿,分红比例30.17%,首次突破30%关口。结合2024 年年报情况,我们调整公司2025-2026 年EPS 预测为3.72(下调7.4%)、3.73(下调10.1%)元,新增2027 年EPS 预测3.73 元,当前股价对应PB 估值分别为0.54、0.51、0.48倍,对应PE 估值分别为5.78、5.77、5.77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融资需求改善不及预期,房地产、零售等特定领域风险暴露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