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下一个春天

北北

今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知名主持人李静上线了一档科普纪录片《看不见的更年期》,给中国女性送了份厚礼。以往的更年期科普读物如全球畅销书——《炙热的你》《无惧更年期》分别来自德国和英国,《闭经记》则出自日本诗人伊藤比吕美之手。国内尚有提“更”羞耻,更年期的话题属于小范围的悄悄话。国外的激素治疗适合我们吗?中国女性需要本土作品来回答。

中国女性在更年期经历了什么?至少这部纪录片回答了该问题。片中既有医生专家的讲座,亦有真实案例的分享,引发广大女性对这一特殊时期的重视,提前作好各种准备。比如,很多40岁+的女性哪怕生理期正常、体重不变,也会受记忆力减退、腰围增加等问题的困扰,因为当女性处于“围绝经期”,体内激素已发生变化。对此李静提出了“前七后八”的概念,即在绝经前的7年,会经历各种身体机能的下降,但在绝经后的8年,一些女性进入了情绪稳定期和创作高峰期,有人在50岁后成了大作家和大画家。这极大鼓舞了中年女性,前方会有暗礁,让你急流勇退,但也能有再次踏浪前行的辉煌。随着深入了解,你会觉得更年期并不可怕,如果作好了充足准备,完全可以平稳度过,迎来更年期后的春天。

在种种准备中,心理准备是首要的。没有女人不怕老,我们总在感慨青春的短暂,可一旦完成了心理上的调整,就能直面岁月带来的变化,直面各种中年危机,接受某些问题的无解性,会过得更坦然、更自洽、更健康。

女性的中年危机在波伏瓦的短篇小说集《独白》中有类似素描的展现,书中的三个故事具有代表性:成名后的事业危机;中年后的婚姻危机;离异后的情感危机。小说只是呈现,并未给出解决方案,但呈现本身引发思考,就有意义。在我看来,接受危机是解决之始。比如接受自己某阶段的“江郎才尽”;接受爱人会爱上别人;接受离异后再遇良伴的小概率。当你能接受,就不会强求,更不会内耗。在才思枯竭时不用强迫自己去创作,或许过了低潮期会豁然开朗,更上层楼;当伴侣另有所爱,与其死缠烂打不如适时放手,退一步海阔天空;当饱尝单身的无依之苦时想想单身的自由之乐。先接受变化、接受现状、释然适变,再寻找突破,开创新局。人生如牌局,只要在桌上,永远有机会。

正如春去秋来,花儿会凋零、草儿会枯萎、动物会冬眠……四季有轮回,生命有蛰伏。懂得蛰伏是智慧,蛰伏并不意味着躺平无为,放弃努力,而是不做无谓的努力,扬长避短,以智慧的心做智慧的选择,减重减累,积蓄能量,在下一个春天绽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下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