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黑龙江日报
□李雪 范玉臣 本报记者 赵吉会
“这位‘同事’工作起来一丝不苟,啥事儿都干得特别靠谱……”日前,在龙煤鸡西矿业公司城山煤矿选煤厂智能化指挥中心,选煤厂技术员蒋天鹏指着他的“同事”,一脸自豪地对记者说。
如今在城山煤矿,一支支灵活的机械手臂、一个个带有语音播报系统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成了矿区建设的新力量。拥有“智能芯”的它们,正以独特的方式为智慧矿山建设贡献力量。
近年来,城山煤矿大力推进智能化建设。自2022年以来,不断探索机器人的运用,一群身怀绝技、功能各异的“员工”陆续上岗,成为了大家的得力助手和亲密“同事”。“这些机器人不仅能够自主完成巡检任务,还能通过智能感知技术算法对采集到的数字化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准确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能和这么聪明的‘同事’一起干活儿,舒心!”城山煤矿机电区井筒段电器工张清伟感慨道。
城山煤矿智能化信息科主任工程师李伟表示,智能巡检机器人能将采集到的数字化信息进行深入处理,综合分析、准确判断设备当前运行状态,并基于大数据分析预警技术,对设备运行故障进行超前预判、预警,减少故障停机时间。它们依靠灵活的“大脑”、敏锐的“眼睛”高效工作,取代了人工巡检,为煤矿减人提效、安全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春节期间,机器人‘同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它代替我们工作,我们才能与家人团聚,吃上年夜饭。”
据了解,以往春节假期,城山煤矿需要瓦检员、绞车司机等100多名员工入井完成巡检、巡查、值班等工作。机器人“同事”上岗后,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确保了矿井的安全运行,让员工们得以安心过年。
目前,城山煤矿已有21名机器人“员工”分布在多个点位,每天在井下中央变电所、水泵房等地进行巡检。它们成为了大家值得信赖的伙伴。这些“员工”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矿井的智能化水平,还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