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乌海3月30日电 (记者 郝飚 通讯员 张楚研)突发疾病,在救护车没到之前,需要医生指导急救怎么办?言语障碍、听力障碍患者交流困难怎么办?今年年初,乌海市上线的“乌海120视频呼救”微信小程序,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3月29日,记者来到乌海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了解“乌海120视频呼救”运行情况。
“小程序内开通了一键呼救、视频呼救和听障人士呼救3个功能模块,能够满足特殊人群的急救需求。”乌海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员尹俊萍说。
乌海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员李敬演示了小程序的使用方法。“打开微信,搜索乌海120视频呼救,打开小程序。在第一次使用视频呼救时,要将弹出的允许获得权限的提示全部点同意,授权手机位置信息。调度员接收到信息,实时发起视频通话,直接进入视频界面。”李敬一边解说、一边操作演示。调度员根据现场情况提供“面对面”的精准急救指导,实现抢救措施的前置,确保“呼救即抢救”,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听障人士呼救稍有不同,需要首先填写姓名、联系电话、呼救地址、呼救原因等信息,随后点击呼叫“120”按键。通过输入文字的方式向急救中心发出呼救,乌海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员会直接受理,跳转到文字聊天界面,进行沟通。该方法解决了听障人士或听力下降、言语不清的市民急救需求,让急救更迅速、更高效。
“希望市民能够了解并学会使用小程序,特别是提醒身边的听障人士及特殊需求群体,以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急救环境。”尹俊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