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经济日报
4月5日,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双柳长江大桥主缆索股全部成功架设完成,大桥即将进入钢箱梁吊装施工阶段。
据中铁大桥局项目副总工柳涛介绍,双柳长江大桥共有上下游2根主缆,每根主缆长达2450米,由169根索股组成。单根索股又由127丝直径为6毫米的锌铝稀土合金镀层高强钢丝构成,钢丝抗拉极限强度达1960兆帕,单根索股最大重量约69吨,挤圆后索夹内直径为970毫米,索夹外直径为982毫米,采用预制平行钢丝索股法(PPWS)架设。
主缆作为大桥的“生命线”,承担着拉住桥面、形成支撑并将整座桥重量分布到主塔和锚碇上的重任,其架设精度要求极高。尤其是首根索股作为基准索股,较普通索股精度要求更高,架设难度更大。
为攻克技术难题,建设方运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与创新工艺。主缆采用全长分布式光纤智能索股,能有效保证运营期对主缆湿度、温度、应变的监控监测,且该智能索股将纳入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实现主缆内部湿度控制目标。此外,主缆中设置了内部送气管道,用于除湿通风,这一技术为国内首次在桥梁主缆上应用。通风管道单根总长2360米,钢管内径54毫米,配套湖北交投集团自主研发的内外双路供气除湿系统,解决了缆内空气流动性问题,实现主缆干空气断面全覆盖,大大延长了主缆的使用寿命。
“为提升施工效率,我们采用了‘双线往复’的施工方式,索股牵引完成的同时另一组牵引器能够自动归位,为牵引下一根索股做准备,做到了‘无缝衔接’。这有效缩短了索股牵引的间隙,使得单根索股的牵引时间控制在2小时左右,一天能够牵引架设4至6股,最终我们仅用56天时间,就将169根索股全部架设完成,创造了‘双柳速度’!”中交二航局双柳长江大桥项目总工程师陈诚说。
新港高速公路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9906武汉都市圈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汉都市圈和“武鄂黄黄”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交通硬支撑。大桥建成后,武汉新洲区到鄂州的行车距离将由一个半小时变为5分钟,有利于加快武汉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同时,项目将打通武汉阳逻国际港到鄂州花湖机场、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与光谷的快速通道,完善和提升物流枢纽功能,促进“光谷”“星谷”联动融合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柳洁)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