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土地集约 科技加持 高效管理

“叮叮当当……”,伴随着阵阵农机检修的敲击声,位于农安县永安乡龙凤村的君灿家庭农场开始忙碌起来,农机手细心检修播种机、种肥陆续进库入户、土地集约协议有序签订、整地机械奔向田间地头……

“每年的第一件大事儿就是备春耕,今年动手比去年还早!”超前谋划、科学组织、有序推进,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耕,君灿家庭农场负责人刘乾坤底气十足,“种肥储备充足、技术运用得当、农机准备就绪,今年农场玉米播种面积预计达800多公顷,我们的目标是稳产、高产、节本、增效。”

这么大的播种面积,是如何实现土地集约的?刘乾坤表示,过去,君灿家庭农场种植的土地相对贫瘠,土壤干旱、板结制约农业发展,粮食产量始终上不去。最近几年,农场因地制宜、科学种田,通过“耕、种、防、收”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玉米产量达到了每公顷2.5万斤。“过去种玉米,连苗都出不全,每公顷产量也就2.3万斤左右。看看现在,靠技术、用机械、提地力,只有科学种田才能提高粮食产量。”刘乾坤道出了增产秘诀。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中坚力量。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确保粮食稳产丰产。备耕土地深翻增施有机肥、耕种采用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田间管理利用无人机开展植保作业……在君灿家庭农场的科学经营下,乡亲们眼中的新鲜事物,展现出巨大的增产增收潜力。

“农场利用5年时间,把玉米产量提了上去,其中,保护性耕作技术表现尤为突出。”谈起技术应用,刘乾坤透露,目前他们订购的10台免耕播种机已陆续到位。“春旱在我们这儿是常态,利用免耕播种机开展保护性耕作,不仅保水、保墒,节约种地成本效果明显,而且玉米抗旱,还能提升地力。”刘乾坤快人快语。秸秆还田、免耕播种、苗期深松施肥……如今,君灿家庭农场实现了保护性耕作标准化作业模式,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重要保障,并带动100余户农民从中受益。

“自己锹镐不动,秋天还能多打粮,这好事上哪儿找去!”地种得好不好,农户最有发言权,将7公顷土地交由君灿家庭农场种植的当地农民成龙说,农业社会化服务帮他们解决了种地难题,相当于给自家土地找了个管家。“今年备春耕,农场帮我们从厂商直接订购种肥,还能享受价格优惠待遇。现在耕地的质量越来越好、产量越来越高,这地种得真不赖!”成龙向刘乾坤竖起了大拇指。

“只种地、不养地”是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来到龙凤村一片农田,只见连片的耕地上均匀地抛撒了一层有机肥,添加这份“营养餐”不仅能为粮食作物及时补充能量,更提升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这些有机肥都经过堆沤发酵,每公顷农田增施 30吨。”刘乾坤表示,堆沤发酵后的畜禽粪污,是种植玉米的绝佳肥料,搭配深翻作业,土壤更加松软、厚实,起到了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

跟随刘乾坤的脚步,走进君灿家庭农场农机大院,大马力拖拉机、秸秆归行机、免耕播种机、土地深松机、玉米籽粒收获机……一排排“铁牛铁马”停满了偌大的院子,每一台农机都科技含量拉满,散发出现代化大农业气息。靠着攒下的农机“家底儿”,农场对土地进行集中管理、连片种植、统一作业,目前农场拥有各类农机90余台(套),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

“备春耕这段时间,我们检修好每一台‘铁牛铁马’,确保农机具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春耕生产中。”刘乾坤说,全程机械化作业不但提高了种植效率和质量,也实现了农机与农艺的深度融合,扩大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规模。目前,农场配备了20多台免耕播种机,其中包括12垄的“超级播种机”,上面安装了辅助驾驶系统,加满油、选好地,农机手坐在驾驶室,机械就可以按照规定路线自行播种,一台机械能顶几十人!

生动的农业生产实践,验证了优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不仅能种好田、护好土,还能夺得玉米高产。未来,君灿家庭农场期待更多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投入应用,通过打造一支过硬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团队,让更多的土地集约连片,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的发展轨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土地集约 科技加持 高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