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工网
经济日报青岛讯(记者刘成)近年来,青岛自贸片区通过创新构建“政府政策引导+外管精准辅导+银行深度服务+平台全景验真”的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服务模式,推动离岸贸易业务快速集聚。2024年青岛自贸片区离岸转手买卖国际收支约88亿美元,在山东省占比超过80%。
据悉,青岛自贸片区先后出台《青岛片区支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和《青岛片区支持贸易新业态及相关产业发展办法》,青岛市层面出台《关于支持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建设的意见》,支持新型离岸贸易发展,吸引了多家规模化、全球化资源配置的企业在青岛开展离岸贸易业务。
“为解决企业在离岸贸易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搭建了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包括‘离岸达’离岸贸易辅助核验系统和企业服务中心,为银行和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青岛自贸片区航运物流部部长周宇翔介绍。青岛新型国际贸易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徐先玉表示:“自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已签约合作25家银行和61家离岸贸易企业,有效服务了离岸贸易的发展需求。”
据了解,2024年,“离岸达”贸易核验系统核验金额达到80.46亿美元,其中新型离岸贸易核验金额为36.28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了182.8%。“离岸达”通过收录多个境内外物流数据的系统模型,对贸易背景真实性进行分析判断,形成核验报告,辅助银行对交易进行风险判识并为企业离岸贸易提供便利的结算和其他金融服务。“青岛自贸片区一家从事纺织品离岸贸易的企业,主要业务是将东南亚工厂加工的产品供给北美市场。由于客户需求改变,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出现企业的订单流、物流和资金流信息无法形成闭环的情况。平台引导企业发起核验,生成报告后提供给业务办理银行,为业务真实性提供了佐证,最终帮助该企业实现了业务落地。”周宇翔介绍。
青岛自贸片区管委副主任郭宝存表示:“下一步,青岛自贸片区将持续做大大宗商品贸易规模,逐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为离岸贸易发展打造更加优良的环境,吸引更多的总部型企业在青岛布局离岸贸易业务。同时,进一步深化建设离岸贸易综合服务平台,优化系统功能和平台服务,加大服务的覆盖面,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