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牢牢把握首要任务 决战决胜“十四五”——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观察(上)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系统化理论概括,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具有标识性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质生产力的相关著作,构成了具有原创性标识性的经济发展理论,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学思践悟以知促行,决战决胜“十四五”。近日,记者走进一线、奔赴现场,实地感受各地区各部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的蓬勃力量,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切实强信心、鼓实劲、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稳中求进、善作善成,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杭州“六小龙”火爆出圈,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整装待发,创新活力加速迸发;

海南岛,免签政策升级吸引境外游客纷至沓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扎实推进,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大西南,成渝中线高铁、西渝高铁、成达万高铁多条线路施工正酣,重大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开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发展态势向新向好。

从一个园区看发展阶段之变

炫酷!2月14日,来自本源量子的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刷新了我国自主量子算力服务规模纪录。

精细!安徽树突光学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出术中手持显微镜,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实现术中在体细胞级别显影的仪器。

漫步合肥高新区,时不时就会与“首台”“首个”“首款”不期而遇,感受到浓浓的科技范儿。

时针拨回1991年,合肥高新区刚刚批复成立,当时这里还是一片农田。早期,入驻合肥高新区的企业以万燕电子、美菱空调、大陆轮胎等为代表,支撑起家电、汽车等园区主导产业。

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环境资源约束不断加强,土地、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合肥高新区一度面临用地紧张、产业需要升级等挑战。

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瞄准“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合肥高新区探索一条“原始创新—核心技术—领军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内生发展之路。

蜀西湖畔,一条涵盖“卫星制造—卫星发射运营—数据应用”的空天信息全产业链正在打造;量子大道,集聚了近30家量子产业重点企业,70家配套企业……点燃创新引擎,合肥高新区迎来发展动能之变,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8家高新技术企业。

“今天,合肥高新区近六成的工业产值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合肥高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规划运行处处长姚展堃说。

同样一片土地,发展质量更优,单位面积产出也更高了。近年来,合肥高新区积极推行“亩均产出为王”的效益理念。唤醒沉睡资源、提高利用效率、推广集约用地、升级产业结构……2024年,合肥高新区亩均税收、亩均营收较上年度分别提升18.5%、15.7%,园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

2005年,合肥高新区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2024年,这一数字攀升至2410亿元。“未来,高新区将进一步放大科技创新优势,促进产业能级跃升,力争3年内形成3个千亿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集聚地。”姚展堃表示。

【链接·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2024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34.9万亿元,首次突破1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经济总量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位,中国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和稳定锚。综合来看,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从一条科创走廊看发展理念之新

上海松江区,“曲率引擎”加速器硬科技园启动建设,未来将以“孵化超级工厂”的形式吸引全球顶尖科技人才和项目,形成创新“雨林生态”;浙江杭州市,“杭州六小龙”发展迅猛,游戏科学、宇树科技等高科技企业接连创造惊喜;安徽芜湖市,深耕涵盖整机组装、螺旋桨、航电系统等方面的航空产业链,低空经济加速起飞……开年以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持续推进,协同创新捷报频传。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国13.3%,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占全国11%,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全国12%,科创板上市企业总数占全国1/5……诞生8年多,串起沪苏浙皖四地九城,G60科创走廊结出累累硕果、崛起创新高地。

这条走廊的诞生,源自新发展理念的指引。

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2016年前后,上海松江区感到当地传统制造业增长动力减弱,经济结构问题日益凸显。基于国际上创新高地从串点成线到连线成片的经验,松江区提出建设G60科创走廊的构想。商谈、牵手、扩围,2018年,“一廊九城”协同发展新局面开启。

构建“联盟+基地+园区+基金+平台”跨区域合作体系,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协调联动机制,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授牌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锚定创新不停步,“一廊九城”合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助力越来越多创新企业茁壮成长。

一条科创走廊,展现创新拔节生长的活力,也彰显协调发展的合力。上海龙头高昂,苏浙皖各扬所长,长三角三省一市紧扣“一体化”、服务“高质量”,攥指成拳携手前行。未来,在长三角这个我国高铁网最为密集的区域,人才、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各类生产要素资源还将加速流动,发展活力还将持续迸发。

开行中欧班列、中老班列,建设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枢纽,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成立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联盟,出台互认互通人才18条政策,探索推动9城市人才资源共建共享……一条科创走廊,照见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伟力。

从一条走廊望向长三角,我们看到的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一个重要增长极,从长三角望向大江南北,我们看到了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阔步前行的中国。

【链接·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新时代以来,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经济迈出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2024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到第十一位,创新活力持续激发;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5%、5%、5.2%,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空间格局更趋优化;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后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8%,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发展底色更加鲜明;我国成为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34,比上年缩小0.05,共享发展全面推进,民生保障扎实有力。

从一颗车厘子看国内国际双循环

中国,智利,相隔2万公里。

黎明时分,智利果农来到果园,小心翼翼地把车厘子从枝头摘下,装进冷藏箱。随后,一箱箱车厘子搭乘冷藏集装箱,登上驶向中国的远洋货轮。

30天后,车厘子到达中国港口。得益于中国与智利签订的自贸协定,车厘子通关效率大幅提升。借助智能化的通关系统和优化的检验检疫流程,车厘子迅速完成清关。

随后,车厘子被运往全国各地的冷链物流中心。近年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入推进,我国冷链物流网络愈发密集,不仅覆盖了一、二线城市,还持续向三、四线城市乃至农村地区延伸。借助冷链物流网络,车厘子更加便利地走进各地的超市、水果店。

一颗车厘子的旅程,见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积极成效。

这背后有中国大市场的巨大潜力。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随着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将不断释放需求潜力。

这背后有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目前,超过90%的智利车厘子都出口到中国。中国市场为智利车厘子农业发展创造了新机遇,智利果农纷纷引进新种植技术、提高产业管理精细度,产业规模不断攀升,降低成本和价格,又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市场的消费。

【链接·新发展格局】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

近年来,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畅通国内大循环,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不断释放。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3.5%,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强化;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总体规模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2024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3.8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连续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从一座智慧工厂看新质生产力

合力搬运大尺寸、大负载塑料箱,协同分拣物料,多机协同灵巧装配柔软物体……日前,数十台优必选Walker S1人形机器人,出现在位于浙江宁波的极氪5G智慧工厂,完成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

“制造业正从高度自动化向全面智能化转型。”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赵春林介绍,智能制造正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作为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极氪5G智慧工厂通过构建“数字大脑”,充分融合5G、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等新技术,以数字孪生驱动产品绿色研发,以智能化生产牢控产品质量,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高效协作,打造“智能、透明、敏捷、绿色”高端纯电动制造的专属工厂。

在焊装车间,703台全自动焊接机器人、近200台AGV(智能搬运机器人)自动运转,焊接自动化率达到100%。“车身4800多个焊点,每个焊点每一步焊接过程都被切割成毫秒级,由系统实时监测,确保焊接质量的判定可量化、可追溯。”极氪5G智慧工厂焊装车间资深经理张旭业说。

焊装工序完毕,车辆来到涂装车间。在这里,车身中涂、色漆、清漆等工序全部由机器人完成,实现全自动喷涂。

在总装车间,仅拧紧螺丝这道工序,就通过23套高精伺服控制系统、使用49把高精度枪,实现车身与底盘整体全自动合装,并严格控制拧紧扭矩,整体精度可达0.5毫米,拧紧结果还会自动上传MES(制造执行系统)。

不仅如此,极氪5G智慧工厂还能实现高柔性制造,一条产线可以同时生产不同配置的产品,适应差异化需求。

“在这里,最多可实现3个平台、6种车型的混线柔性化生产,可满足单个车型超百万种个性化配置。用户可根据自身喜好和需求自由选择,包括车身颜色、轮毂样式,甚至音响悬架系统等都能实现个性化定制。”赵春林说。

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系统,极氪5G智慧工厂构建起严密品质防线,让产品得到市场高度认可。今年一季度,极氪科技集团乘用车累计销量11.4万台,同比增长21.1%。

【链接·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近年来,我国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制造业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8%,快于全部投资增速4.8个百分点;新兴产业茁壮成长,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未来产业孕育壮大,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产业加快布局。

从一户家庭看人民群众获得感

检查设备,问询客户,协调工作……这些天,广东深圳一处顺丰速运快递网点,李焰军忙个不停。

20多年时间,从一线快递小哥逐步成长为片区负责人,四川汉子李焰军在深圳结了婚、买了房、生了娃。“从‘深漂族’到‘深圳人’,获得感满满。”面对记者,李焰军忆起这些年来的幸福点滴。

2013年底,住进公租房,公寓设施齐全,离公司挺近,每月租金仅要千余元,舒心又方便。

2018年9月,大女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彼时,深圳市推出在园儿童成长补贴,李焰军每年能申领到1500元补贴,补贴直接抵扣保教费。

2019年3月,李焰军夫妻迎来二女儿的出生,“孩子一出生,我们就享受到深圳市二孩生育津贴政策,一次性补贴2000元,对二孩家庭来说是暖心的‘托举’。”

2021年9月,大女儿该上小学了。“手机登录软件,在政务服务一栏填好材料,不到两个工作日就办好了居住证签注手续,大女儿顺利入读一所公立小学。”李焰军说。

住有所居、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李焰军接连享受到一项项惠民政策,职业生涯也“节节高”——

得益于快递业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李焰军先后过关斩将,拿到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依托顺丰提供的“优才计划”培养机制,一路从快递小哥转岗为运作主管、网点经理,再升级为如今的片区负责人,管理上千人的团队,“站上新时代的大舞台,只要能吃苦、肯奋斗,就会绽放人生精彩。”

【链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学有所教,2024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劳有所得,2024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连续4年保持在1200万人以上;老有所养,截至2024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7亿人;住有所居,2019年以来,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近28万个,惠及居民上亿人……一项项惠民举措相继落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记者 刘志强、李心萍、王政、王珂、丁怡婷、韩鑫、徐靖、王云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牢牢把握首要任务 决战决胜“十四五”——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观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