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东利津:向“新”而行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客户端济南4月5日电(任万帅)近日,“全国媒体利津行”集中采访活动在东营市利津县举行。从智能温室里悬挂的樱桃番茄,到道合药业实验室中的创新药分子模型;从汇邦渤海农场深翻犁划开盐碱地新生的沃土,到滩羊产业园光伏板下此起彼伏的“咩咩”交响……一场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探索之旅就此展开。
走进凯盛浩丰智慧农业示范园,由240余个传感器与230余个控制器编织的“数字神经网络”正保障农业生产,地源热泵的2235口换热井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38吨。负责人介绍,这里的樱桃番茄亩均收益达到48万元,展现了工业化思维反哺农业的新探索。
在利华益集团展馆,展示着石化产业链的“突围”之景。九大产业链条从环氧丙烷延伸至锂电池电解液溶剂,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维远化学30万吨项目以“零废水排放”工艺彰显着绿色发展的决心。近年来,利华益不断创新,致力于用ASA树脂和聚丙烯材料撬动高端制造市场,推动实现“链式跃升”。
凤凰制药生物医药产业园内,氤氲着中药萃取液的清香。在4.65万平方米的智能化车间里,大孔树脂纯化与一步制粒技术将千年古方淬炼成标准化制剂,10亿粒胶囊的年产能背后,是29亿元销售收入的产业虹吸效应。正如研发团队所言:“我们让《本草纲目》在实验室焕发新生,致力于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而在山东道合药业有限公司,这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成为国际医药供应链的“隐形冠军”。企业负责人介绍,道合药业已形成“8000平方米实验室+千亩生产基地”的研发布局,31项发明专利支撑起从仿制药到创新药的跨越。
在汇邦渤海农场,负责人讲述了“白茫茫”盐碱地成为“金灿灿”丰产田的蜕变之旅。通过“暗管排碱+水肥一体”技术,这里的土壤含盐量从6‰降至2‰,玉米亩产从600斤跃升至1000斤以上。负责人算了一笔账:“如今,5000亩土地年增收900万元,节水70%、减用化肥50%,还带动20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元,实现生态与效益的双赢。”
黄河口滩羊产业园内,咩咩羊鸣与光伏板的金属光泽交相辉映。这里以“牧光互补”模式实现生态养殖——棚顶发电、棚内养羊,年发电收益达1200万元。产业园还以“基因选种+胚胎育种”技术培育自主肉羊品种,年出栏350万只。同时,建设肉羊屠宰加工、中央厨房、冷链物流存储转运三个功能区,实现了120余个产品精细分割,生产即食、即配、即烹、即热产品,开发中高端预制菜。
如今,利津积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崛起的交融中,涌动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