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品牌观察官
要说小炒哪家“豪横”,江西敢说第二,毕竟湘菜小炒算是老前辈了!
江西小炒主打一个现场点菜,现场炒,要是没有菜,老板可能骑着他的电驴,跑去菜市场给你买菜。
如果你想吃的菜,菜单上没有,你完全可以现场自己搭配。总之小炒店的老板,大概率也会给你炒,只要不是太离谱的搭配。
反预制菜先锋
“收割”打工人、抠门中产
老饕都知道,江西小炒店很多都是夫妻档或者兄弟档或者家人档开的,店里的经典标配便是一个大冷柜,里面密密麻麻都是菜,它们就等着被你配对。
一般江西小炒也有菜单,但经常吃的都懂,江西小炒的店,要是你隔壁吃的不是菜单上有的菜,那这味就对了!
没有冷柜,不能随意点菜的江西小炒,那就没有了“灵魂”。
很多江西人在刚走出江西的时候,以为饭馆都是现点现炒,还能现场胡乱编菜,出去了之后才知道,很难有那么质朴的饭馆了。
继湘菜之后是云南菜流行,江西菜也终于迎来了“春天”。
价格跟着时价走,以为湘菜已经很便宜了,没想到江西小炒更是便宜,看着这些菜单上的价格,单位数一个菜也能吃到,还是现炒的,就问,还要什么自行车?
但是江西本地又不叫小炒,都叫某某菜馆或者土菜馆。
赣菜品牌崛起
从江西走到江浙沪一带
江西菜从去年开始,就开始火了,江西小炒成了“网红菜系”,江西也是不争馒头争口气了!
现在满大街都是江西小炒店,甚至还冒出了一批连锁品牌,尤其是北上广深和江浙一带很受欢迎。
像小江溪、蓝边碗、田耕记等新晋赣菜品牌,一般开在商场和商业街,比如万象城、大悦城、万达广场。
众所周知,江浙一带尤其是浙江,去旅游的游客,估计真的只有肯德基和麦当劳好吃一点,被称为美食荒漠不是没有道理。
杭帮菜本地人吃的惯,虽然精致但也贵,外地打工人大多吃不惯又甜又糯叽叽的杭帮菜,除非是不爱吃辣的广东人,或许还能吃的惯杭帮菜。
尤其是浙江义乌,江西人很多,很多小老板也是江西人,直接拿捏住他们的胃了。
有网友说,在广东,江西小炒就是“木桶饭”,这些木桶菜的老板大多是江西人!
木桶饭直接给江西菜换了个身份,还真是让很多人吓一跳,原来不知不觉就吃了很多次江西菜了。
根据红餐网公开数据分析得出,到2024年10月为止,国内江西小炒店已经飙升到1.2万家。
对比2023年同期,那时候也就2000多家而已,1年涨了4.5倍!
不到一个月,截至去年11月,1.2万家狂飙到2万家,这速度比高铁还快。
那什么江西小炒在江浙沪比较受欢迎?
很多江西“老表”在江浙沪打工,江西小炒也就跟着开了很多,所以江浙沪开始爆炒江西菜也是“蓄谋已久”了。
吃一顿江西小炒,花20元就可以吃的很好了,如果又要好又要饱,50元其实也足够了,很多店人均也就是40元到70元。
江西小炒很多都是下饭菜、家常菜。
一般都是把食材放在冰柜里,顾客自己挑,现点现炒、便宜好吃、比预制菜好吃,这些都是其优点。
赣菜PK湘菜
谁更辣到食客的胃里
江西小炒也有缺点,不管是街边夫妻店还是品牌店,很多菜肴上面有湘菜的影子:
如江西小炒肉、香酥油浸鱼、宁都三杯鸡、井冈山脆笋、辣炒鸡爪、红烧甲鱼、干锅牛蛙、麻辣鸭等。
湘菜品牌如潇湘阁、费大厨、湘辣辣、辣可可、农耕记这些已有点名气的餐饮品牌,是一二线城市“新中产”下班或平时聚餐、请客吃饭的不二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新晋起来的江西小炒,不管是味型,还是技法像,就连新中产或者“抠门”中产的客群也像。
不过话又说回来,湖南在历史上也有江西人迁居过去?所以两省的菜系有点相似也很正常,湖南妹子和江西妹子,长相气质也很相似,性格热情火辣。
湘菜、赣菜谁更受市场欢迎,到底谁在复制谁?谁能在小炒赛道上走的更远,还得经过市场考验。
“锅气”都能使用科技与狠活
很多菜都可以小炒,不一定是湘菜或者江西菜!
小炒菜好吃,加分项便是“锅气”!
地摊经济带动小炒摊主的钱袋子,尤其是炒河粉、炒米粉这些摊主,一份大概在10元到15元之间,猛火爆炒后的热气腾腾,就是老饕们舌头上的“锅气”!
中餐和西餐的差别,也是这一道锅气,生冷的白人饭暖不了中国胃!
对于吃货来说,锅气是分辨预制菜和现炒菜的关键。但是,没想到锅气也能“预制”出来?
根据南方新闻网公开信息分析得出,有些餐馆老板或不良商家,在菜上搞小动作,使用锅气香精,增加菜肴的“香气”,其实是为了降低成本。
网上一搜,什么竹叶粽香香精、食用鲍鱼香精、花椒香精等食用锅气香精,真是小作坊下料猛。
锅气香精卖的也不便宜,随便一点如10ml,价格就要25元,即便大瓶装,100ml也要177元,科技与狠活也不便宜。
只要一滴,就可以免加大蒜、酱油、蚝油等配料,要知道这些配料的成本可不低。
有句话还真不是玩笑,打工人真的是吃出了一张“外卖脸”,所谓的“班味”大部分也是因为饮食不健康,常年吃外卖导致。
不将就的打工人不想吃外卖了,也想吃点好的,但江西小炒或者其他小炒,公司附近或者家楼下没有的话咋整?
这不,代炒经济出来了!
代炒经济崛起
菜市场“厨师”代炒
对于打工人来说,每天上班8小时,有的甚至不止8小时,下班肯定不想动,更别说自己做饭了,大多数不得不点外卖,或者下馆子,但是下馆子一个人又太孤独。
部分打工人为了健康着想,直接自己买菜、买肉,然后直接找一些代炒商家。
根据央视新闻公开信息分析得出,上海某菜市场已经有提供类似代炒的服务,按菜类收加工费,价格从6元到20元不等。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点菜,但价格就很贵了,一个鸡汤就要88元,一个甲鱼汤就要288元,这价格对比餐馆,也不便宜了。
除了上海菜市场有代炒服务外,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也都出现了“你买菜 ,我来做”的厨师代炒服务,而且订单还很多,甚至出现了排队的现象。
对于上班族来说,比外卖新鲜划算。
毕竟现在的外卖,大多是预制菜,也是很透明了。很多小炒店甚至不上外卖平台,就是因为规定的时间,根本来不及炒菜。
即便如此,也有一些店打着现炒的卖点,其实是现场加热而已,速度一样很快,这种店你就要提防了。
一般大一点的酒楼、大排档等店面放到外卖平台,价格稍微贵很多,甚至比线下店面还贵一点,不然就是份量少一些。
而这些店,点一个时令青菜也要二十多元起,荤菜则要三十多元,更硬的菜则要五六十元起。
而且配送的时间明显很久,基本都是快超时了,外卖小哥才会给你送到,揭开袋子确实是热腾腾,很新鲜也很好吃,这种说现炒还可信一些。
预制菜还能持续多久
现在很多预制菜已经光明正大搬上超市,其实只要符合标准,以及消费者是知道的前提喜爱,预制菜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一些罐头、甜点等,其实在本质上跟预制菜没啥区别,我们都知道这些常吃,偶尔吃就还行。
像山姆超市、开市客等超市,预制菜很多,有牛肉牛杂、鲍鱼猪蹄包等,这种预制菜保质期就长一些。
除了这些,甚至还有很多熟食,像烤鸡、鸡块、牛排等,都是买回家,直接加热就可以吃,这一类保质期就稍微短一些。
像这种明着告诉你,这就是预制菜,爱买不买随你,还情有可原。
很多商家隐瞒预制菜,甚至把一些只需要加热的预制菜,谎称不是预制菜,这种就不行了!
消费者是有知情权的,知道了还愿意买单,那无可厚非。
很多知名火锅品牌也是预制菜,不然怎么可能上菜速度那么快?
不管是预制菜巨头,还是连锁餐饮品牌,大多都配备有中央厨房,链路干净,有溯源,至少还能放心一些,但链路不干净,无法查找到源头,那只能且吃且慌!
你怎么看待江西小炒菜的爆火,你更倾向于预制菜还是现点现炒的菜?请留下你的看法,留言评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