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近年来,广西国有东门林场大力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发挥林场联农带农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实施林地收购、承包林地、营造林、资源管护等举措,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
做大资源总量,壮大集体经济。在国家储备林建设进程中,林场不断扩充资源版图,大力收购树种优良、土质肥沃、潜力大的优质林地林木,做大经营规模。截至2024年底,林场累计立项建设国家储备林项目6期,建设规模达65万多亩,累计投入资金25.58亿元。与此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林业生产,投身到林木种植、抚育管护等环节,为农民实现就业增收创造条件。林场累计支付集体林地租金8.02亿元,其中支付给村集体的林地租金4.01亿元,充实了村集体经济的“钱袋子”,支付给林农个人的林地租金达4.01亿元,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实现了国家储备林建设红利与当地村集体、村民的最大化共享,有力地推动了村集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用好林业资金,助力乡村发展。面对国家储备林项目林地所在乡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投入资金助力乡村建设。林场累计投入近200万元进行道路、桥梁、人饮水渠等乡村基础设施修缮建设,有效改善了林区周边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用活惠林政策,助推群众增收。林场在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中,直接为项目林区周边群众提供了涵盖造林、抚育、林木管护、采伐运输等多个环节的众多就业机会,并坚持优先雇佣当地林农,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实施以来,林场围绕国储林建设直接带动劳务用工就业5900余人次,助力群众年人均增收近万元。这一系列举措,切实提升了群众的收入水平,让群众在国家储备林建设中实实在在地收获了发展红利。(蒋轩敏、王冬晴)
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