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北京报道
稳就业持续发力!3月3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会议,部署推动落实《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实施方案》。
紧接着,4月2日,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会议并强调,更加注重面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拓展岗位,在推动产业发展中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
为何近来的稳就业工作中“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被频频提及?
“当前就业市场面临复杂局面,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变化对就业产生影响。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的挖潜扩容,是有效应对这些变化、促进就业稳定的重要举措。同时,发挥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带动作用,先进制造、消费新热点、重大工程项目等领域具有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通过挖潜扩容这些领域的岗位,能够带动更多就业。”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充分释放稳岗扩就业政策红利
当下,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就业总量与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重点群体就业还面临压力和挑战。
日前,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就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发布相关实施方案。
而此次人社部召开会议正是对相关工作的进一步部署推进。为此会议强调,要抓实岗位开发,确保重点方向就业岗位及早落地;要狠抓政策执行,充分释放稳岗扩就业政策红利。
“充分释放稳岗扩就业政策红利,需从多个维度发力。在政策制定上,应根据不同主体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差异化、精准化的政策。例如,对重点领域和行业,给予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其扩大生产规模、拓展业务领域,从而增加就业岗位。对城乡基层岗位,提高岗位补贴标准,完善职业发展通道,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基层。对中小微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降低融资门槛,提供创业贷款担保等,助力其发展壮大。在政策宣传方面,要拓宽宣传渠道,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政策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企业和求职者。同时,加强政策落实的监督评估,建立健全反馈机制,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确保政策落地生根、取得实效。”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以来,针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的就业支持和稳岗扩容被频频提及,同时鼓励青年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的声量不断增加。
“强调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的挖潜扩容,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这些领域和行业是当前及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具有较大的就业潜力和市场需求。通过挖潜扩容,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满足重点群体的就业需求。”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促就业政策应出尽出
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并且作为稳就业工作中的重点群体一直备受关注。
事实上,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在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的情况下,党中央始终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要求确保青年就业水平总体平稳。
支培元指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毕业生个人的前途命运,也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从个人层面看,稳定的就业能够让毕业生实现自我价值,开启人生新篇章。从国家层面看,高校毕业生是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保障他们顺利就业,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
为此,丁薛祥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更好发挥政策综合效应,各项促就业政策应出尽出、能早就早,政策性岗位要稳定规模、早招多招。加大创业优惠政策支持和落实力度,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并带动就业。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拓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通过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边远地区就业等方式,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同时,政府应继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的政策扶持力度。通过提供税收优惠、创业扶持、就业补贴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工信部领军人才计划专家顾问、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新质生产力工委秘书长高泽龙对《华夏时报》记者如此建议道。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