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顾介铸
通讯员 王毅 展廷锴
3月29日上午,靖江市西来镇西来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上热闹非凡,“春在西来 大放异彩”文艺醒春活动在这里火热举行,特色文艺演出、农产品展销、人才集市等各种内容精彩纷呈,活动现场人潮涌动。“村里能有这么一个让咱老百姓聚一聚、逛一逛,大家一起乐呵乐呵的活动场所,真是太好了!”西来村村民孙小刚开心地说。
“党群服务中心,一头连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西来镇党委书记张忠介绍,西来镇近年来深耕“靖邻四季”党建为民品牌,深化党群服务中心“靖”心提升工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着力打造高品质、高效能的党群服务阵地,构建聚人气更聚人心的“红色磁场”。
“花几块钱就能吃上可口的午餐,这里的助餐服务非常贴心。”独居老人徐玉祥说。针对空巢、独居等老年群体“吃饭难”问题,靖江市镇两级通过政府补贴、集中供应、党员配送等方式,让老人享受家门口的食堂服务。西来镇还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积极统筹村干部、乡村振兴指导员、社会组织等组建志愿服务队,深化普惠养老服务,更好地增进民生福祉。
围绕重点解决“为谁服务”“谁来服务”“服务什么”“怎么服务”等问题,靖江市镇两级为党群服务中心梳理出“政策宣传”“民生服务”“强农兴村”“文化演出”等下沉式服务清单,为群众提供点单式服务。西来镇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干部群众常来常往的“精神家园”,创建特色文化品牌“西来有艺思”。镇文化广场常年开展演出,不仅为百姓秀才艺提供一方舞台,而且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城市与乡村的文化桥梁。
为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西来镇强化多元供给,力推为民服务“零距离”。各村党群服务中心实行“全科受理、全能服务”模式,开展“午间延时服务”“预约服务”,让群众办事不跑空。镇里组建“西心办”帮办队伍,开展“外卖式”代办服务,群众电话“点单”,村党群服务中心15分钟内“接单”,实现“家门口”能办事、“不出门”办成事。2024年以来,切实推动解决各村快递收寄、大件清洗、网络安全等问题50余项,解决重大纠纷事件18起。
为拓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共治共享”新路径,西来镇深入推进“靖力善治”专项行动,在各村细化推出“便民服务”“创业就业”等15个服务项目,打造“微组织生活”“百姓议事厅”“红色讲习所”“法治宣传台”“司法警务室”五位一体埭上党建综合体,并建立由“红色五老志愿队”“银龄妈妈娘子军”“绿色青年大联盟”三支队伍带头参与的“三色议事”制度,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党的政策、解决矛盾纠纷、参与村级活动。
发挥村干部熟悉村情、法官熟悉业务的优势,西来镇组建以“村干+法官”为主体的“背包法官”小队,配备笔记本电脑、摄像机、开庭桌牌等办公用具,最近一年间开展普法宣传30次,调解矛盾纠纷120件。“感谢‘背包法庭’的法官,仅用2天就帮我追回拖欠几年的工资!”外来务工人员赵某在拿到16万元欠薪后激动地说。
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幸福等重点领域,西来镇积极策应靖江市机关“劲”基层赋能行动要求,市镇两级机关部门主动作为促治理。该镇丰产村有一块闲置土地,紧靠粤丰环保电力有限公司,尽管企业有用地需求,村集体也有开发意愿,但因土地性质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利用。靖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五分局三级主任科员丁栋明一行走进丰产村实地调研,结合现有政策,帮助村里调整土地规划,让村集体和企业共同开发利用集体资源。
借着上级机关资源下沉的东风,西来镇2024年以来相继开设“校外教育辅导站”,搭建起爱心超市、爱心驿站、爱心夏令营等平台,并组织“五老”送教上门看护留守儿童。同时,通过市镇选派优秀干部下村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从小切口入手,开展“我的项目我的村”实践活动,力推优质资源要素向基层下沉。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当前的一个大课题。”靖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鹏建表示,靖江市镇两级将立足实际、务求实效,进一步建强精于治理的指挥部、选好善于治理的领头雁、扩大参与治理的“朋友圈”,让基层党建与社会服务融合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