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法制报
唐山市组织开展“宪法保障·法治惠民”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
志愿者积极参加普法宣传活动,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在唐山市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法治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为这座英雄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4年,唐山市司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整治提升为契机,锚定“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目标,忠诚履职,担当作为,为法治唐山建设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司法行政工作:
成绩亮眼成效显著
2024 年,唐山市司法行政系统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绩,为全市法治建设与社会稳定贡献了司法行政力量。
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成绩斐然。唐山市司法局与滦南司法医学鉴定中心荣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全市 6 位同志因在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获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先进个人。在全省法律援助工作会议上,该市2位同志获评全省法律援助工作标兵、4位同志获评全省法律援助工作服务之星、3个单位获评全省法律援助工作优秀单位,其中唐山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管理科获评全省法律援助优秀组织单位。
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成绩突出。该市2个律师事务所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律师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3个律师事务所党支部被命名为省级党建示范点,150余人获评全国、省、市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再创佳绩。全国“八五”普法中期,全市13个集体、11名个人受到部、省级通报表扬。他们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有效提升了市民的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为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奠定了基础。
全面依法治市:
筑牢根基稳健前行
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唐山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召开,系统谋划了现阶段及今后一个时期法治建设重点工作,并严格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唐山市在全省率先以委员会名义印发了《深入推进“五级书记抓法治”若干工作措施》,组织市、县、乡三级党委完成2023年度法治建设报告工作,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全覆盖,进一步巩固深化了五级书记抓法治工作格局。
行政立法工作稳步推进。高质量推进《唐山市人民政府 2024 年立法工作计划》,顺利完成 5 部地方性法规以及 3 部政府规章的起草审核、征求意见和调研论证工作。其中,《唐山市消防车通道管理规定》成为全国首部设区市在消防车通道管理领域的地方性法规,《唐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成为全省首部设区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政府规章。同时,加大对重点领域规章文件的审核力度,确保文件和政府合同(协议)的合法合规。对现行有效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了集中清理,尤其是对涉企文件的专项清理,为企业营造了宽松、公平的法治环境,助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依法行政工作:
提升效能彰显公正
唐山市在司法体制改革中围绕提升效能、彰显公正的目标,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执法行为规范以及行政复议等领域成绩显著。
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方面,精心制定了《唐山市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同步完善16部配套执法监督制度,在机构和人员配备上,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机构数量从最初的9个增长至243个,人员编制也由28名扩充到295名。截至2024年9月底,已全面达到省级机构建设和人员编制配备要求,高效完成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工作,在全省第二批试点建设中位居前列。
行政复议工作在唐山市的司法体制改革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案件处理过程中,严格审查每一项行政复议申请,并积极运用先行调解、案中调解等多元化调解方式,有效提高了调解成功率。在过去一年里,办理审结行政复议案件1884件,调解和解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大幅提升。
平安唐山建设:
多管齐下守护安宁
唐山市采取多项有力措施,通过人民调解创新、未成年人矫治探索等协同发力,全力守护社会安宁。
在人民调解工作领域,积极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配合,探索推出了“调解进网格”“调解+N”等矛盾纠纷联动联调新模式。依托市、县、乡、村四级人民调解组织体系,2800余名司法行政干警下沉基层,2024年成功调解纠纷 2.6 万余件,调解成功率高达 98%,充分实现了矛盾纠纷“未发先解、未访先办、未诉先调”。曹妃甸、迁安、遵化等地还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推出特色工作模式,让“枫桥经验”在唐山落地生根。
值得一提的是,唐山市在探索罪错未成年人矫治等方面勇于创新,成立了全省首个未成年人矫治专门学校——启明学校,持续助力罪错未成年人向善向好,期满离校学员实现顺利升学、就业,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公共法律服务:
优化供给惠及民生
唐山市始终将公共法律服务作为惠及民生的重要工作领域,通过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举措,不断优化服务供给,致力于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法律需求,让法治的温暖惠及每一个人。
在法律援助方面,推进法律援助扩面提质民生工程,扩大援助覆盖范围。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案件 7000余件,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24小时全天候值守,累计解答群众咨询 7 万余次,迅速且有效地解决了群众生活中遇到的各类涉法问题。
法律服务领域注重质效提升。公证服务开展“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推行“绿色继承”公证、“公证 + 不动产登记”集成服务等创新模式,公证办证量持续保持全省前列。推出“上门办证”“线上办证”服务,实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司法鉴定工作通过实地督导、诚信等级评估等措施,督促机构依法、诚信、规范执业,通过多次开展业务研讨和培训,持续提升司法鉴定工作水平。
律师行业队伍建设也是唐山市公共法律服务提升的重点之一。唐山市全面加强律师行业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促进律师行业健康发展,还加大了对律师行业的指导监管力度和律师队伍的教育引导力度,大力倡导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积极组织律师入企“法治体检”、送法进校园等公益法律服务,全面展示律师行业社会形象。在深化京津冀司法行政协同发展中持续发力,与北京四地区律师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强跨区域交流合作。
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加大。全面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持续深化“每月一主题”普法宣传,创新推出“唐小司普法”专栏,通过当地媒体及微信公众号开展常态化普法宣传,通过电影惠民平台播放普法宣传片1万余场次,有效扩大了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进一步完善“网格+普法”机制,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充分利用村(居)网格微信群向村(居)民推送法律知识,打通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
司法行政队伍建设:
整治提升锻造铁军
在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方面,唐山司法行政系统把学习教育成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组织《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纪律党课辅导以及多形式、多层次的警示教育活动,全系统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和纪律意识明显增强。
展望未来,唐山市司法局将持续推进法治唐山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唐山这座英雄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徐弘 梁广大
(图片由唐山市司法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