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徐建华
2024年,北京市新设外资企业数量达2775家;引导收费单位向企业退还各类费用6565万元,惠及企业1万多家……
去年以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建设,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出外资企业全程网办、涉企收费监测、证照临期短信提醒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努力做到服务便利高效,为企业打造投资放心、发展安心、干事顺心的首都良好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全程网办“再升级”
“真的办成了!没想到坐在家里在线申请就能开公司。”去年秋天,俄罗斯投资人迪尼莎娃·安娜使用“外国(地区)护照”在线进行身份核验后,成功在网上办理了公司注册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
这背后是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推进数字政务改革,升级打造“e窗通2.0”数字服务平台,创新性提供企业开办变更注销“一件事”、“多证合一”、证照联办等集成化办理场景,除特殊事项外实现100%“全程网办”。
该局聚焦外商投资企业开办便利化,以数字赋能进行身份认证,拓展投资人在线认证渠道,实现持有他国护照、永久居留身份证、港澳或者台湾居民来往内地/大陆的通行证、港澳居民证、台湾居民证等6类证件的自然人可以在网上通过“刷脸”完成身份核验,着力打造“全环节、不见面、零成本”的外资企业开办模式,率先实现外资企业“动动手指就能办”。
为便利外资企业更加高效地完成在线注册,2024年12月底,该局发布中英文双语版《外商投资公司登记注册办理指南》及其配套的《常见问题解答》,全面梳理外资企业登记注册办理流程、所需材料和注意事项,并对网上注册过程中常见问题提供详细解答方案,为外资企业在京投资提供更为详细的指导和服务。
收费治理“常态化”
涉企收费关系企业核心利益。自2024年9月以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从典型大中小微企业、代表性专精特新企业、主要平台企业、重点行业协会商会、相关行政事业单位5类主体中,共选取228家单位作为首批涉企收费监测点,对违反价格法规的违法收费行为,违反价格管理政策的违规收费行为,以及价费优惠减免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收集监测。
为方便企业填报收费信息,该局依托事中监管系统开发建设“价格监管”功能模块,并于2024年11月底在“京通”小程序上线“价格监管—涉企收费填报”入口,监测点企业、协会等单位可在该功能栏目填报被收取的费用信息。市、区两级监管人员可以定期登录查看,并进行初步统计和分析,及时掌握企业负担情况,若发现违法违规收费线索,将转有关部门进行核查处理。
此外,为进一步畅通政企双向联系通道,“京通”小程序还设立“涉企收费政策专区”,及时推送涉企收费政策,向经营主体宣传政府降本减负各项政策措施,帮助企业用足用活政策“红利”。
政企沟通“零距离”
“您好,持证人证书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从事持证项目工作,请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的规定,及时办理复审,避免超期。”日前,海淀区一家电梯维保单位修理工李先生收到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期满的短信提醒。“太感谢了,要不是系统提醒,还真的就忘了。我赶紧准备材料去申请复审。”李先生一脸高兴地说。
“证照到期前提醒不仅仅是一种告知,更是服务的延续,通过‘事前提醒’节省企业群众办事成本,助其安心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原来,“e窗通”平台依据经营主体经营过程中的实际发展状况,根据相关办事流程以及业务要求,对小食杂店备案、食品经营许可、重要工业产品许可以及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等多种许可事项证书,提前进行证书到期短信提示,及时提醒行政相对人办理行政许可证照延续、换证等业务。自功能上线以来,该局已累计向经营主体发送超24余万条提醒短信。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聚焦企业需求,进一步扩大外资企业全程网办范围,加快打造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持续规范“扫码检查”行为,借助AI(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提供政务服务智能问答、政策精准推送等服务,实现监管和服务效能双提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