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同步起势、转身推掌......科技秀完整版首发

转自:创新创业中关村

3月27日,一场“武林大会”精彩上演。同步起势、单脚站立、转身推掌,行云流水般演绎太极。这背后是40名工程师的“内力”,他们用一个月时间,让钢铁之躯也能“刚柔并济”。

“让机器人打太极比跑步难。”乐聚通研总经理柯真东坦言。去年冬天,“夸父”不惧零下7℃的严寒,在户外进行长跑测试,他都信心满满。而此次论坛年会聚光灯下的4分30秒的表演,在他看来却是一场硬仗。工程师们将舞蹈动作转译为代码,用“模型预测控制+强化学习”反复调试。训练方法不断调整,像极了武侠小说中闭关修炼的武者不断将武术造诣推向巅峰的过程。

另外,此次表演还有一个巨大的挑战,手臂较重的夸父机器人如何在稳定运动中保持重心平衡。夸父机器人其手臂负载可达 5 公斤,自重超过 10 公斤。它执行舞蹈动作的过程,可以类比人类演员举着哑铃跳舞的情况。这对机器人的动态平衡和控制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解决这个难题,背后另一个“武林高手”出山了,那就是机器人智能大脑技术提供方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通研院)。“控制框架 CDM-MPC”凭借对质心动量的实时调控攻克了这个难题。精准的动态平衡控制,即使面对高难度舞姿,机器人依然能够稳定站立,流畅展现出太极大师般的沉稳动作。

通研院22岁的实习生吴嘉阳在此次开幕式活动中担任机器人群控调度,亲历了从前期场地测试到最后的舞蹈调优环节整个过程。“我们将团队分成两个部分,软件算法人员在通研院实验室开发并调优跳舞与太极轨迹,硬件与测试人员在现场测试最新算法。”整个过程好比一场打怪升级。遭遇“地毯陷阱”——现场地毯较软,机器人行走下陷影响舞蹈发挥。“代码水土不服”——在实验室能跑通的代码在现场跑不通。受到“电磁和信号干扰”——彩排测试时出现了机器人跳舞偏转、跳舞不齐问题。

“短短4分30秒机器人表演是一场对人形机器人动态平衡、多机协同等技术的科学试验,精彩的背后是科研人员长达一个月的努力攻关、调试测试,乐聚通研、加速进化两家企业在单独训练和集体合练中,发现和解决了多机协同控制、传感器波动等问题,大幅提升了机器人上下肢协同运动能力,有力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在中关村政府采购促进中心主任葛志杰眼中,这场4分30秒的机器人表演,既是科研团队的练兵场——在高压调试中淬炼技术精度;又是创新成果的大舞台 ——让创新产品在聚光灯下绽放光彩;更是产业协同的纽带——通过跨企业协作将科技秀转化为市场动能。中关村论坛年会的科技办会模式,正以“练兵—展示— 合作”的三重奏,奏响科技创新与产业落地的共鸣曲。

流程编辑:U02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同步起势、转身推掌......科技秀完整版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