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无锡日报
近日,位于锡澄路旁的青阳特色产业园内,江阴市格邦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建荣戴着安全帽走进施工现场。他曾经的厂房由于建设特色产业园进行了拆除,看到眼前拔地而起的新厂房,即将回迁进园的他倍感振奋。“这个厂房是根据我们的要求设计建造的,造得非常好!”整个过程中,施工方都陪着他边走边看,时不时地交流沟通企业未来的生产布局。
工业起步早,也让江阴率先遭遇发展瓶颈。除了招来大项目无地可用,还有不少企业和格邦橡塑一样,想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却没有施展拳脚的“舞台”。奔着问题去改革,2021年,江阴全域启动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并发布实施方案。在这场行动中,低效、低端、低质的工业园区开启腾退转型的新阶段,缘于工改政策的精准指导,青阳特色产业园、璜土村村富项目等一批工改项目为产业转型腾出空间。
“有了‘新家’,产业转型升级就有了‘舞台’。”朱建荣回忆起老厂房的样貌,过去就是因为车间层高矮,所以一直没有办法进行流水线的自动化改造,“现在根据生产需求,上层为配料系统、下层为加工系统,清爽了许多!”朱建荣透露,除了一改过去橡胶厂脏乱的环境,实施设备更新后,炼胶效率可以从20分钟一车提升至6分钟一车,产能也会大幅提高。
期待搬入的“新家”还有南闸街道南闸村企业恒光电缆。这个月初,南闸村工业厂房改造项目正式启动,今年7月底将建成面积上万平方米的新车间。“原来是上世纪80年代初建的老厂房,余下了9家企业,这些企业有的已经没有市场,还有比如像恒光电缆,因为生产环境脏乱,羞于请客户上门,企业发展也受到了制约。”南闸村党总支书记王梁说,得知要重新改造,恒光电缆早早就表达了入驻意向。
已经搬入“新家”的科诚技术正在新能源产业的舞台上大展拳脚。在厂房搬迁前,科诚技术一直在璜土镇小湖工业园内发展。“小湖工业园建设较早,相关配套已经跟不上市场需求。”江阴市科诚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卫国坦言,为了满足订单生产需求,他们还在小湖工业园区外另租赁了几处厂房,产品工艺流程被分散后,企业的管理成本和物流成本都增加了不少。
“有了‘新家’,无论是大块头的风电配套装备,还是大批量的镍网编织设备,核心产品的研发制造都有了空间。”朱卫国说,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诚搬入“新家”后的这几个月,一直在打磨自主研发的新产品,“每一个厂房就是一个新项目,叶片运送机器人、电解槽起降机器人、自动化镍网编织机……具备专精特新属性的新产品不断涌现。”
“打造‘新家’的过程中,根据16家签约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对厂房的层高、结构、功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主打一个为入驻企业打造贴合实际运营需求的理想空间。”青阳镇园区负责人曾庆锁透露,“新家”投用后,园区还将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未来,还会为进驻企业提供统一的物业管理、送餐服务、政府配套服务及助企服务,让企业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做强核心产品、做大亩均税收上。”
(唐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