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冷翠华
在3月28日举行的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保副总裁、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总裁于泽在回答《证券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2025年人保财险要努力实现新能源车综合成本率降至100%以内,同时,公司已提前布局未来智能驾驶技术升级所带来的新型保险风险以及保险需求。
于泽表示,目前,国内量产车的智能驾驶等级主要以L2+为主,按照现行法律,交通事故责任主体仍然是车辆所有人或驾驶人,仍使用现行的车险产品,因此,短期对车险业务影响不大。在出险率上,人保财险和部分国内自主品牌共同验证,使用智驾后出险率有小幅下降。“但是,主要问题不在个体的风险,而是在OTA(空中下载技术)升级或系统故障带来的群体性风险。”于泽表示,智能驾驶仍是潜在的车险增量市场。目前一些头部企业和人保财险在L2方面有一些合作,目前来看赔付率还较为理想。
据于泽介绍,在产品储备方面,人保财险正牵头开发L3及以上的智能网联汽车专属车险产品,提前布局未来智能驾驶技术升级所带来的新型保险风险以及保险需求;在理赔方面,该公司正在与相关各方共同制定《智能网联汽车交通事故保险赔偿判定技术规范》,为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事故定责提供行业标准。
针对车险尤其是新能源车险战略方向,于泽表示,人保财险将持续保持车险作为公司利润支柱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2025年努力实现新能源车综合成本率降至100%以内;在发展上实现车险与市场保持同步,份额保持稳定。一是不断提升承保到理赔的全流程经营能力;二是持续加大车险定价能力建设,优化业务结构;三是以车险为窗口,构建穿透车辆全生命周期、覆盖触客全服务场景的“车+一切”经营新模式,把新能源车从销售端到产品端都想象成一部手机,对产品开发的想象空间和产品推广的渠道也都扩宽了很多;四是持续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研发和储备能力;五是推进绿动项目,提升车险服务全球的能力。
此外,人保财险发挥自身在新能源车险承保管理、风险定价以及理赔管理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协助纾解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在部分海外国家和地区车险保费贵、投保难等问题,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海外业务拓展,目前形成了“聚焦香港,探索亚洲,规划全球”三步走的地区策略。在第一阶段,人保财险已经达成了在我国香港与人保香港、安盛保险的合作,并在今年1月1日实现了项目首单业务在香港落地。这一战略举措也将为人保财险新能源车险提供新的增长点。
针对新能源车险市场变化趋势,于泽表示,从政策导向看,国家支持新能源车发展的政策导向鲜明有力,我国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险发展面临良好机遇,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险保费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根据多家机构预测,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元至1800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在15.7%至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