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清晨,延安在沙尘暴与春雪的夹击中苏醒。我的冲锋衣领口积着昨夜吹进的黄沙,此刻又被细雪染成斑驳的灰白。当地老乡戏称这是“老天爷撒完胡椒面又倒白糖”,而陇电入鲁 工程的工人们,正在这样的极端天气里追赶着光明。
作为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企媒跨省联合采访组的一员,我跟随队伍深入这片黄土地。越野车在黄土高原的沟壑间颠簸两小时后,手机信号彻底消失。前方最后一段路是黄土路,车轮碾过时,被淹没在漫天黄土里。去年夏天运塔材时,这里连羊肠小道都没有。司机吴师傅回忆道,说话的声音淹没在引擎的嘶吼声中。
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西段(黄河大跨越段)冉宝 摄走在黄土路上,路的尽头就在眼前,这里就是陕西省延长县天尽头村。下车的地方有一座高大的铁塔,脚下是奔腾的黄河水,河对岸便是山西的土地。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句,仿佛一切都变得更加生动起来。站在这里,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和无限的宁静。
这座高大的“黄河大跨越”铁塔与河对岸山西段的铁塔遥相呼应,两座笔直的铁塔像两个大巨人,巍峨地矗立在山头上,宛如守护黄河的卫士,坚毅而不可动摇。对面山顶上的铁塔在沙尘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既真实又梦幻的感觉。这一切都是电力建设者们艰苦奋战十多个月的成果,他们的汗水和努力铸就了这一伟大的电力传输工程,让两地之间通过这一壮观的方式紧密相连。
这项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重点项目起于甘肃庆阳市,终点为山东泰安市,全长926公里,途经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五省。据了解,工程在陕西段中施工难度最大的地方便是黄河大跨越,施工铁塔均位于山顶,道路崎岖、运输难度大,为方便机械施工,提高效率,现场根据地形修路进场,同时开挖量也降到最低。得益于进场道路的修建,现场施工机械化率由原来的57%提高到80%以上。
“回想起开工时的场景,仿佛是昨天的事情。”提起这项工程,陇东至山东特高压工程(陕西段)业主项目常务副经理孙锋感慨道。“运输材料时,连上山的路都没有,我们连忙修了一条通往山顶的土路,解决了运输的难题。”
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西段黄河大跨越铁塔 李旋 摄“整个项目陕西段共建管176千米,铁塔共计318基,其中一般线路173千米,延安黄河大跨越2.971千米,线路途经陕西省延安市富县、甘泉县、宜川县、宝塔区、延长县,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共2市6区(县),任务十分艰巨。”孙锋介绍道。
“此次导线展放区段位于海拔近1000米高的黄土高坡上,紧邻黄河中游晋陕峡谷昕水河入河口至壶口段,河道水面宽约245米。”孙锋说,“此次导线的成功展放,为我国陕北高原地区长距离输电的特高压建设积累了经验。”
“这段线路,由于需要跨越黄河,两侧铁塔塔高达到131米,相当于40层楼高。面对着几乎垂直的铁塔,高空作业人员每天都要爬上爬下,他们不仅要克服身体上的疲惫,还要勇敢迎接心理上的挑战。不过,虽然每天上上下下很辛苦,但也能在塔上看到平时看不到的风景。”孙峰回忆道。
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企媒跨省联合采访组在该工程陕西段黄河大跨越处采访。 李旋 摄说话间,河谷的风呼呼直吹,带着黄土高原特有的粗犷与力量,拍打着每一个角落。站在一旁的该工程陕西段2标段项目部质量安全管理部黄力明部长,不得不眯起眼睛,他对着记者说道:“跨越黄河还有一个难点就是要应对大风的问题。这里是河谷地带风特别大,有时候风力能达到七八级,这给我们的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确保安全和效率,当时我们架线时采用了4套牵张设备,不仅克服了档距大、施工运输难的问题,再加上现场气象条件复杂多变,更是增加了施工难度。不过,我们提前进行了详尽的气象研判,特别是针对这段长度达1600米的跨越线路做了充分准备,我们终于在2024年国庆前夕,成功完成了黄河大跨越的任务。”
返程路上,越野车沿着新建的施工便道疾驰而过,扬起一片尘土。透过后视镜,那座高达131米的铁塔渐渐远去,最终隐没在黄土飞扬的地平线上。在这片广袤无垠的黄土地上,每一位追光者都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故事。他们不仅跨越了黄河,更跨越了无数艰难险阻,用实际行动点亮了这片古老大地的未来,也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更加光明、更加美好的明天。(李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