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推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打造东北亚开放合作新高地

转自:沈阳日报

  发布会上,市商务局副局长赵卓青围绕“全力在打造东北亚开放合作新高地上攻坚突破”相关工作情况作介绍。今年全市将锚定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目标,大力推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东北亚开放合作新高地和向北开放重要门户,着重在六大方面开展10项行动。

  提升招商选资质效

  实施招大引强行动。围绕沈阳十大产业集群和21个重点产业链,开展以商招商、精准招商和延链招商;深耕国内重点区域和国外重点地区招商,积极参与“投资中国”活动,全方位搭建对内对外招商渠道;发挥京沈对口合作机制作用,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承接产业转移。全年亿元以上新签约项目不少于2000个、新落地项目不少于1100个,新签约京沈对口合作项目不少于65个。

  实施展会平台赋能行动。通过办好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发布暨招商活动、韩国周、制博会、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国际友城经贸合作大会等大型活动,持续打造“投资沈阳”品牌;引进一批国家级、国际性高端展会和专业学术会议,叫响“展聚商机 会显活力”沈阳会展名城品牌。全年开展会展活动不少于240场。

  实施闲置楼宇高效利用行动。制定《闲置楼宇高效利用三年行动方案》,组织开展针对性招商和服务,坚持以商促盘,推动商务楼宇高效利用。全年盘活楼宇闲置面积不少于150万平方米。

  优化完善开放通道

  实施“空陆海网”协同发展行动。有序推进国际航线开通复航,持续加密日韩航班,稳定运营洛杉矶、温哥华等国际货运包机航线。加强俄罗斯、白俄罗斯、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货源组织力度,扩大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和国际公路运输沈阳集结中心运行规模。

  加强与大连、营口等沿海城市联动,推进海铁联运“一单制”改革,用好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促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加快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推动本地工业企业、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升级。

  全年将开通复航国际客货运航线累计达到26条,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保持东北第一、全国前列,跨境电商业务量突破900万单。

  建强开放平台载体

  实施开放平台创新提升行动。深化投资贸易便利化制度创新,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沈阳综保区保税维修、保税展示等“保税+”新业态创新发展,加快打造航空制造、智能制造中心。深化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管委会+公司”模式高效运行,全面推进经开区晋位升级。

  实施开放载体发展赋能行动。深化对德、日、韩、俄经贸合作,推动国际园区“满园扩园”,将中德园、中日园、中韩园、中俄园打造成为对接国外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的标杆示范园区。全年自贸区沈阳片区形成40项以上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综保区引进“保税+”项目50个以上,经开区对标先进实现晋位目标,国际合作园区引进项目不少于100个,95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任务全部落地实施。

  推动外贸质升量稳

  实施外贸“破零”和市场开拓行动。加强外贸促进服务和政策宣讲,助力更多企业实现外贸业绩增长;鼓励和支持外贸企业“走出去”,开展沈阳市名优产品“一带一路”海外行,更大力度拓展东盟、中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实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动,支持优势企业开展国际工程总承包,带动沈阳成套设备、工程机械、建筑材料等产品出口。

  实施服务贸易提质扩量行动。发展数字贸易、服务贸易、绿色贸易,加快推进文化、语言、中医药等3个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推进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组织重点企业参加境内外服务贸易展会和洽谈活动,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新增有实绩的外贸企业300家以上。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实施国际化消费场景升级行动。办好俄罗斯食品文化周等活动,拓展新消费场景;支持国际知名商业企业在沈设立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鼓励品牌商开设直营门店,支持品牌与入驻企业联销经营。

  用好对54国人员240小时过境免签和38国人员30天免签政策,提升外籍人员支付便利、居留便利。加快国际社区、国际学校、涉外医疗定点医院建设,打造涉外公共服务升级版。

  全年引进品牌首店不少于110家,各类促消费活动不少于1000场。

  推动多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实施全链条集成式开放行动。支持在沈高校、高职院校及相关机构与境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办学、学科共建、人才培养、项目研究等领域合作。支持以中外共同捐资方式,按相关规定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鼓励在沈设立外商投资旅行社,开展出境旅游业务。鼓励在沈合资企业或海外电信运营商在沈设立合资公司,为在沈外资企业提供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服务。打造“你好,沈阳”全球推介升级版,开展“国际友城市长交流日”“中外青少年国际夏令营”等品牌活动。全年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平台5个,结好国际友城2个、友好城区2个。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王晓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推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打造东北亚开放合作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