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金融报
3月25日晚间,昔日明星疫苗股康希诺发布的年报显示,2024年亏损收窄超七成。核心产品四价流脑结合疫苗曼海欣市占率不断提升,销量增长。
3月26日,康希诺A股报收57.81元,跌0.67%;H股报收33.6港元,涨1.05%。
流脑结合疫苗销售放量
具体来看,康希诺全年实现营收8.46亿元,同比增长137.01%;归母净利润-3.79亿元,相较于去年的-14.83亿元,亏损收窄超七成。
康希诺方面指出,公司去年业绩有所好转的原因在于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推进降本增效措施,经营效率显著提升。
2024年,康希诺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资产减值损失也同比大幅减少,故亏损显著收窄。
截至2024年末,康希诺共有五款上市产品,分别为两款流脑结合疫苗产品、两款新冠肺炎疫苗产品和一款埃博拉病毒疫苗。康希诺也曾凭借新冠肺炎疫苗产品成为明星疫苗企业。
但随着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的减弱,目前能为康希诺贡献明显收入的主要为两款流脑结合疫苗产品:A 群 C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CV2)美奈喜和ACYW135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CV4)曼海欣。
2024年,这两款疫苗产品合计实现销售收入7.94亿元,同比增长41.31%,在康希诺总营收中占比超九成。
其中,曼海欣是我国市场上唯一的四价流脑结合疫苗拥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曼海欣的市场渗透率,康希诺还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了该疫苗的药品补充申请,并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
补充申请将适用人群年龄范围拟由“3 月龄至3 周岁(47 月龄)儿童”扩大至“3 月龄至6 周岁(83 月龄)儿童”。
上药康希诺不再并表
康希诺成立于2009年,专注于疫苗研发、生产和商业化。2019年3月,康希诺于港交所上市,2020年8月,康希诺又亮相A股科创板,是科创板开板以来首支“A+H”疫苗股。
康希诺上市后,正逢国内新冠疫情期间,公司投身到新冠疫苗研发之中,也因此成为了当时二级市场上的热门概念股。
但好景不长,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稳定,新冠疫苗市场需求大幅下滑。2023年,康希诺全年实现新冠疫苗产品销售收入3665.62万元,但同时,公司根据新冠疫苗产品的实际及预期退货情况,核算冲减报告期内相关收入2.53亿元。2023年全年,康希诺亏损高达14.83亿元。
此外,为了保证新冠疫苗的生产,康希诺曾同上海医药下属三维生物、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于2021年2月共同投资建立了上药康希诺。其中康希诺出资4500万元,持股45%;同年5月康希诺又增资5.55亿元,持股比例增长至49.8%。
但到了2023年末,康希诺就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上药康希诺目前处于低成本运营状态,公司协同上海医药会共同探讨其发展方向, 将积极利用疫苗生产基地中现有生产线及生产工艺技术拓展 CMO、 CDMO 服务。
2024年2月,关于上药康希诺的初始合作到期,上药康希诺不再纳入康希诺合并报表范围。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上药康希诺2023年营收3394.68万元,亏损9.56亿元。剥离上药康希诺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康希诺的盈利负担。
瞄准海外市场
除上述提及已上市的五款产品外,康希诺目前还有两款在研产品即将上市,分别为百白破疫苗和13价肺炎结合疫苗。
其中,婴幼儿组分百白破疫苗DTcP已于今年2月正式纳入优先审评品种;青少年及成人用组分百白破疫苗 Tdcp目前已完成Ⅲ期临床受试者入组。康希诺指出,目前国内并无获批的青少年及成人用百白破加强 疫苗,该产品若成功上市,将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13价肺炎结合疫苗PCV13i 的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上市许可申请,已于2024 年 2 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具的 《受理通知书》,正在有序开展后续工作,目前已完成了临床现场检查及生产现场检查,预期于今年内获批上市。
海外市场的临床研究,康希诺也同样在推进。曼海欣目前已经获得了印尼的注册证书,未来还将以东南亚、中东、北非、南美为目标区域,推动注册和商业化工作。并且将进一步评价该疫苗在 18-55 岁人群中接种后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临床试验,以期扩大适用人群。另据康希诺透露,未来13价肺炎疫苗和百白破疫苗组合也将向海外市场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