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数 | 第 3551期
作者丨与霜 审核 | 步步 美编 | 亚恒
当商超因“胖东来式调改”频上热搜时,另一家区域超市正悄然叩响资本市场的大门。
近日,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信超市”)赴港上市的备案信息,已通过证监会确认。
宏信超市总部位于扬州,是一家聚焦区域化的超市及便利店连锁运营商,在江苏省苏中地区以“宏信龙”品牌,经营零售、批发业务。
截至2025年1月15日,宏信超市有52家超市及107家便利店,其中49家超市及106家便利店位于扬州,3家超市及1家便利店布局泰州。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宏信超市的总营业收入分别为14.32亿元、13.29亿元、14.02亿元。按销售额统计,2023年,宏信超市在扬州超市运营商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达到9.1%。
值得注意的是,宏信超市近三年实现了持续盈利,净利润分别是3508万元、5107万元、5160万元,2023年的净利率为3.66%,在上市超市中仅次于红旗连锁。
但相较于百强商超、便利店,宏信超市的规模并没有显著优势,这家扎根扬州20余年的企业,何以撬动资本市场的想象空间?
高峰带队,国资赋能
2005年,宏信超市由扬州市江都区国资控股的连锁企业,经过更名、转制、合并等一系列变动后,成以高峰为实际控制人、管理层共同持股的零售品牌。
在这之前,它还是宏信商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成立,经营购物中心业务。2001年,宏信商贸获得中国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的出口经营权后,将宏信商贸98.45%的股权转让给高峰等人。
据了解,高峰在零售行业深耕40余年,累积了丰富的超市及供应链领域的经验。他在1992年加入了江都供销大厦(宏信商贸前身),并做到了总经理的职位。目前,高峰担任宏信超市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合计持股宏信超市29.68%的股份。
在宏信超市的股东名册中,还有疌泉基金、江都基金等国资背景资本的入驻。
图源:招股说明书2019年7月,江都基金斥资6000万,以3.66元每股认购1639万股;同年11月,民生农业以3.66元每股认购50万股;2020年,疌泉基金以及B批投资者以每股3.85元认购部分股份。
国资的入驻,为宏信超市形成了双重护航,与红旗连锁的国资路径不同,宏信超市背后的国资更侧重供应链赋能,为其构筑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一方面,南京新供销是疌泉基金的控股股东,依托供销体系,宏信超市在生鲜直采、农超对接等领域获得先发优势。另一方面,国资的背书使其提升了区域的影响力和稳固了市场份额。
两大“抓手”
宏信超市大部分门店集中在扬州市,一直以来,宏信超市采用多元化协同发展的机制,业务横跨零售、批发、租赁、餐食供应等多个板块,其中,零售和批发业务是其核心收入来源。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4年前九个月,宏信超市的零售业务营收分别为8.89亿元、7.88亿元、6.89亿元、4.18亿元,占总收入的62.0%、59.3%、49.1%、41.6%;批发业务的营收为5.25亿元、5.12亿元、6.87亿元、5.72亿元,占总收入的36.7%、38.6%、49.0%、56.9%。
近年来,宏信超市批发业务迅速崛起,反超零售业务。招股书显示,宏信超市的前五大客户都是批发型客户,主营豆油和大米。业务结构的转变,标志着宏信超市从一家传统商超向供应链服务商的转型。
此外,预制菜是宏信超市构建竞争壁垒的重要抓手。据了解,宏信超市的中央厨房日均2万份的产能,并交付至当地企业、学校或政府实体,实现了B端场景化服务。
据HCR慧辰报告显示,江苏省中部地区的预制食品销售额由2017年的23.9亿元增至2023年的7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66%,并预计将从2024年的106.4亿元增至2027年的19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2.96%。
2024年前九个月,宏信超市餐食供应及销售营收为472.5万元,占总营收的1%。虽然占比不高,但宏信超市在招股书中,强调了对预制菜业务的投入及战略地位,将计划收购13000万平方地块来建立新的中央厨房和配送中心,预计资本支出为7480万元,进一步扩大供应链规模。
通过聚焦本地市场、构建供应链网络及拓展B端业务,宏信超市在区域零售中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力。
从“做大”到“做透”
本次宏信超市的IPO之路,或将为区域超市提供新模式,不再执着于“做大”,而是追求“做透”。宏信超市在招股书中透露出其“做透区域”的核心战略。
目前,宏信超市在扬州的门店占比超90%。2026年第一季度,宏信超市将在扬州开设3家超市及6家便利店,在泰州开设7家超市及18家便利店,这将进一步提升扬州及泰州的区域密度,巩固本地市场份额。
此外,本次IPO将释放宏信超市的品牌价值,并且在国资赋能与供应链建设的协同发展下,能够有效抵御大润发、盒马、山姆等全国性品牌的冲击。
宏信超市走向IPO,向行业展示了,区域市场的价值密度,远超传统认知。若此次上市后能实现持续的业绩增长,或许会有更多的区域超市品牌打破零售边界,推动行业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