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当好民营经济发展“领航员”

□ 陈永 本报记者 江岱

  日前,福建省厦门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以下简称“厦门个私协”)召开第八届第二次理事会暨促进个私经济发展交流会,听取企业家代表意见建议,共商促进厦门个私经济发展大计。130多家个私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据了解,近年来,民营经济加快转型升级,逐步从“大数量”向“高质量”转变。厦门市市场监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该市新登记民营企业6.5万户,同比增长11.49%,实有民营企业45万户,同比增长5.84%,增速均高于福建省平均水平。同时,厦门市存活5年以上企业占比也由2019年的37.02%提升至51.09%。

  “在当前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能呈现这样的增长势头,充分说明民营企业不仅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顶住压力,而且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不断迈进。”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的关键步骤,更是维护民生幸福的重要保障。交流会上,企业家代表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协同等核心议题,结合自身的创业历程和企业实际情况,为厦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鹭燕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企业要做强做大,必须持续保持创新引领。建议有关部门,通过创新经济模式完善政策体系、强化产业链建设扶持本土企业、优化人才环境构建引才生态、深化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等举措,全方位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厦门元初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着眼于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积极培育绿色新能源产业,让绿色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建议有关部门,鼓励发展绿色经济、将闲置商业资产有效释放给民营企业使用、扩大免征增值税的农产品范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龙骧鑫睿(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企业应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建议有关部门,加大科技型企业研发补助、深化产学研合作、拓展跨区域人才引进等举措的实施力度,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

  据了解,厦门市在发展民营经济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制度层面,该市拥有先行先试的特区优势,当前全市综合改革试点正在加力提速,改革热度平均指数位居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一,全市13项创新举措在全国推广。在政策层面,厦门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厦门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从要素保障、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23项举措,培育和扶持民营企业成长发展。

  交流会上,厦门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税务局、金融监管总局厦门监管局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作为厦门个私协顾问单位,派出相关负责人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解读在政策扶持、市场拓展、资金支持等多个领域服务民营企业的政策措施。

  市场监管部门是厦门个私协的主管部门,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精准帮扶个体工商户15条举措和助企帮扶10条举措等,包括从个体户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在信用修复、知识产权保护、融资等多方面给予支持;推动市场准入退出规范便利、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等。

  该负责人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将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厦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当好民营企业发展的“护航者”和“服务员”,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召开营商环境座谈会,参与营商环境监督点的评价调查;委托集美大学完成《厦门市个体工商户扶持报告》,为精准帮扶提供参考;开展沙龙活动、组织外出考察、举办培训班……据了解,去年以来,厦门市个私协会发挥独特优势和平台作用,架起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

  厦门市个私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协会将积极构建更加紧密的沟通桥梁,加强政企沟通与合作,确保政府各部门的努力能够顺利转化为厦门个私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共同推动个私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与会企业家表示,将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加强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推动厦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当好民营经济发展“领航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