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关注民生“小事” 缓解“充电焦虑”

●清河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这桩“小事”,不仅关乎职工群众出行,还关系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当今,如何缓解车主的“充电焦虑”,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

车主的“充电焦虑”从何而来?这其中,既有公共充电桩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充电速度慢、管理有待规范等表层原因,也有充电桩建设成本较高而投资回报期长、信息化程度低且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充电设施建设运维相关管理条例不完善等深层次原因。石河子市加快打造“一公里充电圈”,着力构建全域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为我们做好这一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首要是优化完善网络布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收集和分析手段,摸清相关区域、路段、站点充电基础设施整体情况,按照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创新融合、安全便捷的基本原则,着重在居民区、商业区、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建设推广,以更好满足不同场景下人们的充电需求。

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还要持续提升运营服务水平。要不断提高充电服务的经济性和便捷性,扩大多样化有效供给,提升服务质效;要把握充电技术发展趋势,在现有设施基础上,合理推进改扩建工程,迭代升级充电设备;要构建开放共享的充电信息网平台,推动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城市和公路出行服务网等数据互联互通,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为车主出行提供便捷的电力补能服务。

此外,我们要加大支持保障力度,进一步完善充电设施信息发布机制,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做好节假日出行充电预警推送,动态更新充电设备信息,引导车主合理规划出行路线,灵活匹配充电方案,提高充电设施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水平。

总而言之,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和用车环境必会持续改善,“充电自由”不再遥远,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潜力也将因此得到进一步释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关注民生“小事” 缓解“充电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