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4月7日讯(通讯员 黄钰之 朱挺 记者 万凌云) 近日,镇江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传来喜讯:根据国家公共信用和地理空间信息中心发布《城市信用监测月报(2025年第1期)》报告显示,镇江市1-2月综合信用指数91.39,全国261个地级市中位列全国第八,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创历史最好水平。
近年来,镇江市发展改革委在该市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信用体系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同期,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全面统筹信用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强化信用信息共享运用,深入开展“信易贷”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以信用之力赋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为镇江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信用基础。
会场
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政务诚信更有力度。该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一部门(板块)一清单”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细化明确部门(板块)责任分工和目标任务,有力推动信用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以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为“标尺”,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持续推进政府机构失信治理,完善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立案前督促履行机制,联合市中院召开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推进会,督促政府机关主动履行义务,常态化推进政府机构失信事件“动态清零”,连续多年未有出现政府失信被执行人,累计实施立案前督促履行案件16件。
筑牢数据治理根基,信息共享更有深度。该委强化数据质量控制,对各部门报送的数据进行定期审核和抽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会同镇江市数据局、市医保局、市人社局等30余家部门协同构建涉“信”信息共建共享机制,组织开展公共数据汇聚部署暨“数据直达”工作培训会,有效打通部门间信息归集“壁垒”,确保国家规定的信用信息能够“颗粒归仓”。
目前,全市已累计公共信用信息近5亿条;归集“双公示”信息318万条,其中行政许可信息311.3万条,行政处罚信息6.7万条。
扎实开展信用修复,失信治理更有强度。创新推动企业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实现企业信用修复“一套指南,全部门规范”“一次不跑,一站式通办”。
2025年1月至3月,镇江市通过“信用中国协同工作平台”共办理行政处罚信用信息修复申请1081件,其中完成信用修复821件,一次性办理通过率75.9%,办件时效性为100%。密切关注高频失信企业,上门开展信用修复辅导,全市高频失信企业已实现“动态清零”。依法依规开展信用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有效降低严重失信占比,目前全市严重失信企业占比为 0.16%,是全国占比最低的几个城市之一。
镇江市《开展企业信用修复助力产业强市,重振“诚而不幸”企业发展生机》入选工信部2024年“强化企业服务 提升减负成效”典型案例。
聚焦惠企便民成效,信用服务更有温度。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助力企业借“信”增“资”。全面推广信用融资平台应用,截至目前,引导企业在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注册6.7万家,发布金融产品708个,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需求128.83亿元。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推动项目信息、资金需求、信贷政策等资源高效共享对接,完善“收集、推送、回访、销号”闭环式服务流程,每月召开专场对接会,发布金融助企清单。2022年以来,先后举办18场政银企对接活动,发布6批次金融助企清单,为1893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真正使信用变“真金”。
“城市信用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镇江城市信用建设不断取得佳绩,既是近年全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结果,也将进一步助力产业强市战略。”镇江市发改委主任谈沁磊表示,下一步,镇江市将聚焦惠民便企,深入推进信用承诺制,实施“信用+承诺”审批分级创新试点,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形成信用赋能便民利企新成效,进一步提高群众企业满意度。
校对 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