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民宅里的道教遗韵

吕祖庙现状

  赵登禹路337号,隐匿着一座承载百年历史的吕祖庙。它始建于清末的1908年,最初作为道观,承载着人们对道教文化的信仰。随着岁月流转,逐渐成为民居。

  这座吕祖庙的山门坐西朝东,外观与寻常宅院差别不大,若不是特意寻觅,很难察觉它曾是一座道观。虽然已成为民居,但相较于其他胡同里残存的寺院,此处的建筑还算完整,尚有配殿、后殿等十余间建筑。据说十几年前,此庙还曾进行过修缮。

  这座庙所供奉的,是道教中的吕洞宾。他道号“纯阳子”,被尊为“吕祖”。在北京,除了白云观内专门供奉吕洞宾的吕祖殿,还有多处供奉吕祖的场所,赵登禹路337号的吕祖庙便是其中之一。其他胡同里的,还有新壁街的吕祖阁、复兴门外顺城街15号的吕祖宫、新成胡同13号的吕祖观和厂甸7号的吕祖祠等。

  赵登禹路车水马龙,很少有人关注这座小院的变化。2024年底,吕祖庙的门上张贴出“已退租腾房”的通知。这预示着吕祖庙内腾退工作已经完成,它即将迎来新的改变。我们期待它在保留历史底蕴的同时,以全新的面貌示人,为老北京胡同多留存一份历史文化。 蒋晨明 文并摄

  小贴士

  赵登禹路较长,仅靠门牌号寻找建筑比较费劲。要寻访337号吕祖庙,有两种方式更为高效:一是以大茶叶胡同为坐标,从其东头南拐大约30米,路边即可看到“吕祖庙”牌匾。二是以西四北三条为坐标,其西口隔着马路基本正对着吕祖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民宅里的道教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