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徒步踏春去

李俊玲

“江飞竞渡日,草见蹋春心”,春天总能激发出人对自然的向往。在云南施甸,春天是与自然亲近的节日,人们耍龙,祭龙,吃喝,买卖,会友,恋爱,玩耍,踏春……人间闹腾的世相都在这个时节得以彻底展现。而登山踏春也成了大家放飞自我的一种方式。

今年,我选择从县城徒步到四大山,这座位于县城东面的山峦,高约2800米,距县城18公里。这条路我曾走过无数次,都是驾车前往,路上的风景在窗外掠过,一帧帧像影片一样,却少了质感和温度。迅速让我与山水的距离变远了,这种与自然的疏离是现代人的日常。比起古人,我们的出行便捷而快速,汽车、飞机、动车,任何一种交通工具都可以把远方变为轻易抵达的近邻。窗外变换着色彩,我们却无法感知到它们蓬勃的生命力与馨香,挡风玻璃像一个冰冷的屏障,隔着温度、风力、气息与大地的一腔热情。古人虽然艰辛,却是幸福的,他们是与自然为友的亲密接触者,他们用脚丈量着每一寸土地,熟知每一座山的植被、每一条河的流速、每一朵花的气息、每一片云的动感、每一阵风的温度。他们在山水间畅游,也体味着一方土地的滋味和民俗。他们漫长的旅途,获取着人生丰硕的体验。正是这样,诗意总充溢在行走间,他们是旅人,也是诗人。比起古人来,我们的生活显得行色匆匆,苍白乏味。

到老马水库时,风过,我嗅到了水汽里野花的芳香,果然,不远处,一簇染饭花开得正浓。这春的使者和素馨花一样,带着浓烈的香气,妖娆地在大地上起舞。菜市场上,人们买一束素馨花插赏闻香,买一把染饭花去煮蛋煮饭喝茶。眉眼,唇齿,衣袂,身体发肤皆被这自然之气萦绕,包围,沦陷。这些花,只要在山里随便一找,就可得到,春日寻花,夏天找菌,秋季挖药,冬来拾柴,山野就是一个免费的仓库,任你选择。置身于大地,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富足之人。

铺满松针的路绵软而舒服,闻着山野里泥土和树林的气息,呼吸都变得无比顺畅。虽然攀爬的过程有些辛苦,可周遭的一切让人有种久违的快乐。流水声、风声、虫鸣声、鸟雀声、松涛声,这些来自山野的天籁,如交响乐般让我情绪高昂。我想到了当年徐霞客来云南洱源时,写下的那篇《游茈碧湖日记》中的一句:“西风甚急,何长君抱琴向风而行,以风韵弦,其声泠泠,山水之调,更出自然也。”风如同操琴手,弹奏出的调子,总能生发别样的韵味。

走到半途时,汗流浃背,迎风而立时,衣裳飞扬,感觉自己身后长出了一对翅膀。驻足回望,远处的坝子,那些高耸房屋小如蝌蚪,县城浓缩为一块小图。我处在巍峨的山中,目光所及,高远开阔,登高让人舒朗,尤其是像我这样被红尘琐事禁锢太久的人,走进自然,如同回归年少,莫名的开心。

漫长的四个小时后,我到达了山顶。这里,徐崇岳写过:“攀云一笑上摩苍,十里松荫步步香。高欲近天真咫尺,静如太古已羲黄。”这么高耸的山峰被我用脚力征服,心中还是泛起了一点激动的微澜。

当丢弃那些喷着尾气的交通工具,用脚去丈量大地时,你会感受到山野独特的魅力,在徒步中,可以倾听花鸟鱼虫的微妙声音,感受大自然的韵律和节奏。投身自然,行走其间,人总能从那些大地上涌动的生命中获取快乐与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徒步踏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