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中证细分有色金属产业主题ETF发起式联接基金2024年年报已发布。报告期内,该基金份额总额从24,786,168.92份增长至45,688,885.61份,增长率达186%;净资产合计从22,342,039.17元增至43,485,319.96元,增幅为94.63% ,然而,净利润却亏损1,743,524.29元,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12,322.77元。以下将对该基金年报进行详细解读。
主要财务指标:净利润亏损,资产规模扩张
本期利润与已实现收益
2024年,华夏中证细分有色金属产业主题ETF发起式联接基金A类本期利润为 -297,599.18元,已实现收益为 -854,580.66元;C类本期利润 -1,341,740.81元,已实现收益 -686,907.57元;2024年5月31日新增的D类本期利润 -104,184.30元,已实现收益 -7,351.67元 。整体来看,各份额类别本期利润和已实现收益均为负,反映出基金在2024年投资运作面临挑战。
份额类别 | 本期利润(元) | 已实现收益(元) |
---|---|---|
A类 | -297,599.18 | -854,580.66 |
C类 | -1,341,740.81 | -686,907.57 |
D类 | -104,184.30 | -7,351.67 |
资产净值与份额净值
从资产净值看,2024年末A类期末基金资产净值23,875,671.11元,C类为17,936,572.71元,D类为1,673,076.14元 。与前期相比,资产规模有显著扩张。份额净值方面,A类为0.9546元,C类和D类均为0.9484元 。
份额类别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元) |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元) |
---|---|---|
A类 | 23,875,671.11 | 0.9546 |
C类 | 17,936,572.71 | 0.9484 |
D类 | 1,673,076.14 | 0.9484 |
基金净值表现:跑赢业绩比较基准但仍存波动
份额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对比
2024年,华夏中证细分有色金属产业主题ETF发起式联接基金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7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4.49%;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5.46%,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同样为4.49%;D类份额净值增长率 -7.3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 -8.38% 。可以看出,A类和C类跑赢业绩比较基准,但D类虽也跑赢基准但仍为负增长,显示出一定波动。
份额类别 | 份额净值增长率 | 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 |
---|---|---|
A类 | 5.77% | 4.49% |
C类 | 5.46% | 4.49% |
D类 | -7.33% | -8.38% |
净值增长率波动分析
过去三个月,A类、C类和D类份额净值增长率均为 -11.10%,反映出短期市场波动对基金净值的影响。从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累计数据看,A类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 -4.54%,C类 -5.16%,D类 -7.33% ,表明长期来看基金净值增长面临压力。
投资策略与运作:紧跟指数,应对市场变化
投资策略
本基金跟踪中证细分有色金属产业主题指数,主要通过交易所买卖或申购赎回方式投资于目标ETF(华夏中证细分有色金属产业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份额实现投资目标,也可买入标的指数成份股跟踪指数 。
运作分析
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全球流动性偏宽松,AI等科技领域受关注。国内经济总体稳健向好,新质生产力深化,政策举措提振市场信心。A 股市场先下后上,行业轮动快,9月底后市场风格向成长风格转换。基金在做好跟踪标的指数基础上,应对投资者日常申赎 。
业绩表现归因:市场因素与投资策略共同作用
市场环境影响
2024年市场复杂,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与内部政策调整共同影响市场走势。有色金属行业受经济环境、政策及市场风格转换影响,基金业绩也随之波动。如9月底前市场下行阶段,有色金属板块或受牵连,影响基金净值;9月底后成长风格崛起,若基金配置的有色金属相关标的契合成长方向,对净值增长有一定推动 。
投资策略效果
基金紧密跟踪标的指数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与指数收益的相关性。但从业绩看,虽部分份额类别跑赢业绩比较基准,但整体仍未实现正收益,或因指数本身表现及跟踪误差等因素影响。
市场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宏观经济与市场趋势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未来全球流动性或持续宽松,为市场带来一定资金支持。国内经济稳中向好,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组合拳效果逐步释放,有望提升市场信心 。
行业与市场机会
A 股和港股整体估值处于近十年相对合理区间,若海外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国内经济稳健发展,市场关注度有望提升。有色金属行业作为基础原材料行业,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或随经济复苏迎来机遇,但国际关系不确定性及行业竞争等因素仍带来挑战 。
费用分析:管理费与托管费稳定
管理人报酬与基金管理费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12,322.77元,较上一年度的5,688.99元有所增加 。支付基金管理人的报酬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扣除目标ETF份额所对应资产净值后剩余部分的0.50%年费率计提 。
年份 |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元) |
---|---|
2024年 | 12,322.77 |
2023年 | 5,688.99 |
托管费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为2,464.50元,上一年度为1,137.84元 。托管费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扣除目标ETF份额所对应资产净值后剩余部分的0.10%年费率计提 。
年份 |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元) |
---|---|
2024年 | 2,464.50 |
2023年 | 1,137.84 |
交易与投资收益分析:投资收益欠佳
股票投资收益
2024年股票投资收益为 -75,540.31元,其中买卖股票差价收入 -63,001.92元,申购差价收入 -12,538.39元 。反映出股票投资操作未能实现正收益。
项目 | 金额(元) |
---|---|
股票投资收益 | -75,540.31 |
买卖股票差价收入 | -63,001.92 |
申购差价收入 | -12,538.39 |
基金投资收益
基金投资收益为 -1,612,001.58元,卖出/赎回基金成交总额40,946,567.49元,成本总额42,554,700.71元 。基金投资收益不佳,或因市场环境及投资标的选择等因素导致。
项目 | 金额(元) |
---|---|
基金投资收益 | -1,612,001.58 |
卖出/赎回基金成交总额 | 40,946,567.49 |
卖出/赎回基金成本总额 | 42,554,700.71 |
关联交易:交易集中于中信证券
通过关联方交易单元进行的交易
2024年通过中信证券交易单元进行的基金交易成交金额为94,334,728.50元,占当期基金成交总额的100.00% 。应支付中信证券的佣金为1,138.94元,占当期佣金总量的100.00%,期末应付佣金余额899.61元,占期末应付佣金总额的100.00% 。
|关联方名称|基金交易成交金额(元)|占当期基金成交总额比例|当期佣金(元)|占当期佣金总量比例|期末应付佣金余额(元)|占期末应付佣金总额比例| | ---- | ---- | ---- | ---- | ---- | ---- | |中信证券|94,334,728.50|100.00%|1,138.94|100.00%|899.61|100.00%|
关联方报酬
从关联方报酬看,基金管理费、托管费等支付标准按规定执行,未出现异常变动。
持有人结构与份额变动:机构投资者占比高,份额大幅增长
持有人户数与结构
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共7,660户,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10,003,150.32份,占总份额21.89%;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35,685,735.29份,占总份额78.11% 。A类份额中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达39.99% 。
持有人类型 | 持有份额(份) | 占总份额比例 |
---|---|---|
机构投资者 | 10,003,150.32 | 21.89% |
个人投资者 | 35,685,735.29 | 78.11% |
份额变动
2024年基金总申购份额155,647,870.57份,总赎回份额131,220,123.88份 。各份额类别均有不同程度的申购和赎回,整体份额总额增长明显,反映出投资者对该基金关注度较高。
份额类别 | 总申购份额(份) | 总赎回份额(份) |
---|---|---|
A类 | 48,697,118.46 | 40,199,744.33 |
C类 | 98,506,750.74 | 87,865,460.54 |
D类 | 4,918,971.37 | 3,154,919.01 |
风险提示
- 市场风险: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关系不确定性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可能影响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进而影响基金净值。
- 流动性风险:报告期内存在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超过20%的情形,市场流动性不足时,若遇投资者巨额赎回或集中赎回,基金管理人可能无法及时变现资产,影响基金净值,甚至引发流动性风险 。
- 管理风险:尽管基金管理人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但部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业务管控不严等问题,可能影响基金运作和业绩。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