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绥化着力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郭莉茜 本报记者 赵修彬

近年来,农业保险功能定位显著提升、政策效应日益放大、产业保障更加充足,已成为服务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农村金融服务。绥化金融监管分局围绕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不断推动农业保险提质增效。

谋划有方

助力粮仓更充盈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绥化是传统的农业大市、产粮大市、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绥化金融监管分局强化监管引领,聚焦大宗产品稳产保供,积极推动农险提质增效,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实现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1.39亿元,同比增长7.03%,保费实现7年连续增长;保险金额首次突破两百亿元大关,受益农户达28.48万户次。

绥化金融监管分局党委书记、局长许海东表示,“在2022年绥化完全成本保险实施首年即实现九县一区‘全覆盖’,完全成本保险保额在覆盖物化成本的基础上,增加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保障,水稻每亩保额由470元提升至1405元、玉米每亩保额由320元提升至911元、大豆每亩保额由200元提升至627元,保险保障水平实现翻两番。三大粮食作物和大豆完全成本保险承保面积从2022年963万亩增长至2024年的1148万亩,承保规模实现‘两连增’,为13.15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31.56亿元,农民种粮收益得到保障,种粮积极性有效增强。”

推进有为

实现产品更丰富

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保障农民收益,在绥化金融监管分局指导下,辖内保险公司加大金融助农力度,主动发挥险种创新优势,推动特色种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记者从绥化金融监管分局获悉,2024年,全省首单水稻气象指数保险在绥化市北林区落地,为1000亩水稻提供风险保障18万元;在绥棱、海伦等地推动汉麻、黑木耳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落地,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2171.3万元。在肇源农场率先推出水稻种业保护险,为多个水稻制种大户提供风险保障约8.8万元,种业基石筑得更牢。在辖内多地开办蔬菜、肉鹅、肉牛种植养殖保险等“一县一品”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1867.32亿元,全力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保障有力

守护农民更安心

在自然风险来临时,农业保险不但有效保护了农户的劳动成果,稳定了农业生产,更是全方位提高了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

绥化金融监管分局充分发挥监管引领作用,及时传递监管要求,采取起草专项通知、组织推进会议、深入一线督导、定期监测通报等措施,压实主体责任,推动辖内政策性种植险连续两年年内全面完成赔付工作。2024年,绥化市农险经办机构累计为28.48万余户次农户承担风险保障近200.1亿元,累计支付赔款近7.46亿元。赔付额度居全省第四位。其中,种植险承保1888万余亩,为25.01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近159.5亿元,累计支付赔款5.97亿元;养殖险承保牲畜476.75万头,累计为近1.92万户次提供风险保障40.6亿元,累计支付赔款1.35亿元,承保规模、理赔金额居全省第二位。

创新有成

推动服务更高效

许海东说,“绥化金融监管分局持续推动保险机构强化科技支撑,不断创新科技应用,以科技赋能逐步提升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及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效提升涉农主体保险服务体验。”

人保财险绥化市分公司通过科技手段赋能农业保险承保理赔,有效提升服务效率。自然灾害发生后,公司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技术辅助查勘测产,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科技理赔服务体系,快速了解灾害损失分布情况和评估灾害损失,配合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定损、理赔时间较以往缩短10天以上。

国寿财险绥化中心支公司推广使用“国寿i农险”APP,支持农户线上提交投保信息及相关材料,自助拍摄验标照片和损失照片,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村民少跑腿”。

阳光农险绥化中心支公司依托农险一体化平台,推出基于人工智能+遥感技术的全新遥感应用平台,将承保、查勘、定损、理赔全部纳入“线上”管理,简化环节流程,实现种植业保险全流程电子化的历史性突破,显著提升保险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许海东说,“绥化金融监管局将立足区域实际,推动辖内保险机构进一步优化乡村振兴服务,拓宽农业保险保障范围,支持特色农产品保险发展,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绥化着力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