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半夜地震被手机叫醒 地震预警是如何做到的?

转自:中国妇女报

  最近,地球似乎特别“躁动”,多地震感频传。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的手机收到地震预警提示。小朋友们一定好奇,什么是地震预警?它是如何“跑赢”地震波的? 

  地震预警系统是什么?

  原来,地震预警系统是与地震波“赛跑”的科技防线,地震波作为一种机械波,其传播速度要远慢于电磁波,所以,在地震发生时,预警感应装置在监测到地震波后,将信息传输到预警中心,预警中心通过计算确定是否需要发布预警信息,一旦地震影响达到响应程度,就可以通过电视、短信等途径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一套完整的地震预警系统需要有感应装置、预警中心计算处理装置、预警信息发布装置、预警信息接收装置和配套紧急处置与避险预案五部分组成。大家通过手机安装的App、短信或电视信号接收到的信息就属于预警信息接收端。

  此时,小朋友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地震预警系统为什么可以预警地震的发生呢?

  答案是时间差。

  准确来说有两个时间差:一个是地震来临时,从震源到我们感受到地震波有个时间差——不同地震波传播速度之间的时间差。地震波分为三种:纵波、横波、表面波,纵波最快但危害低,表面波最慢但危害程度最高,横波居于两者中间。

  所以,地震来临时,我们的感觉先是抖,后是晃,然后是又抖又晃。第三种感觉来临时,才是地震的真正危害开始。只不过这三种波不仅传播速度和传播能力不一样,同时,我们对这三种波的感知能力也不一样。假如我们距离震中比较远,那可能只能感知到表面波这种破坏力较大的地震波了。

  另一个就是机械波和电磁波传播的时间差。这是因为机械波之间的时间差比较有限,地震波之间的传播速度一般在5km/s到15km/s之间,特别是对于危害大的浅源地震,是比较难以区分的。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300000km/s,传播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也就成为地震预警的关键所在。

  如何在第一时间收到预警?

  该怎么设置地震预警功能非常重要,在紧急时刻,提前几秒钟的预警,对我们来说都是紧急避险的宝贵时间。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第一时间接收到预警呢?

  仅需三步,微信便可设置地震预警:用户在微信内搜索“中国地震台网”或“地震预警”;进入小程序;点击“开启地震预警”并允许“地震预警通知”与“获取位置”;成功添加关注地后即可开启地震预警服务。 

  地震预警是尽可能为我们创造避险的时间和机会。“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虽然有一定道理,但积极的避险意识和自救行为,会提高我们抵抗灾难的能力。

  当我们接收到地震预警,跑还是不跑?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切忌慌乱,要根据自身所处的实际情况判断应采取何种避险措施。

  高层住户难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安全到达室外空旷区域,此时最好选择震中避险。房中的小开间、储藏室、承重墙的下方、结实的床底都是较为安全的躲避区域。主震结束后再尽快且有序地脱离现场,前往安全空旷的室外。

  楼房的一、二层在高强度地震下容易形成粉碎性坍塌,因此低楼层的住户要争分夺秒地向外逃生。

  多学一点儿自救知识,就会多一份生命保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半夜地震被手机叫醒 地震预警是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