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先作业后审批”暴露台账记录不实——专项治理黄石港区海事在行动

转自:中国水运网

“船长,您近期进入封闭场所台账中,怎么进入封闭场所时间早于船长实际审批时间呢?”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发出疑问。

4月4日,黄石港区海事处执法人员在西塞山油库对“振鑫XX”轮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同步开展船舶危险密闭空间专项治理行动检查,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船员对气体检测仪的自检、使用情况,考核船员对应急逃生设备“自给式呼吸器”的穿戴使用,同时对该轮近期进入封闭场所记录进行了核查。

在对该轮进入封闭场所记录进入封闭场所记录进行检查时发现,“振鑫XX”轮存在进入封闭场所台账记录不规范问题,其记录的“进入封闭场所时间”早于“船长实际审批时间”。针对这一安全隐患,执法人员立即责令该轮整改,并以此为契机向该船舶敲响安全警钟,要求该船舶严格落实密闭空间管理要求,规范台账记录,杜绝“时间错位”“记录造假”等行为。 

船舶封闭场所(如货舱、油舱、隔离舱等)因通风受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风险高,极易引发窒息、中毒等事故。因此,国际公约和我国《防止船舶封闭处所缺氧作业安全规程》均明确要求,进入封闭场所前必须严格检测环境、落实安全措施,并如实记录人员进出时间、气体检测结果等信息,确保作业全程可追溯。 

然而,“振鑫XX”轮填写的台账中,进入场所时间早于船长审批时间,暴露出责任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管理流程流于形式等问题。若此类错误未被及时纠正,可能导致后续作业人员误判场所状态,甚至引发盲目进入高风险区域的安全事故。   

规范台账是“生命线”,“台账记录是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的重要凭证,时间‘错一秒’,风险‘多十分’,各船舶务必严格执行‘先检测、再通风、后作业’流程,做到台账真实、及时、完整,严禁敷衍了事或事后补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先作业后审批”暴露台账记录不实——专项治理黄石港区海事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