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劳动午报
“我一定抓住学习机会,刻苦钻研。”日前,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举行“深蓝名师”师徒签约仪式,现场拜师的江西邦德科技有限公司职工舒知杰向师傅王继文表态。(4月2日《工人日报》)
为提升师傅带徒弟、徒弟学技术的积极性,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委、区政府对优秀的“深蓝名师”团队,每出师一人,分别给予师徒5000元~10万元不等的补贴奖励,并将优秀师徒纳入省、市、区级五一劳动奖推荐对象。
“名师带徒”中的名师,是指各层级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工匠、技能大师、技术能手和技术骨干。名师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名师带徒”的意义不言而喻。现实中,一些单位“名师带徒”效果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激励机制。
“名师带徒”要出成效,必须建立激励机制。企业应该跟踪“名师带徒”工作的全过程,一方面帮助师傅和徒弟及时解决工作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方面严格考核“教”和“学”的成效,并分别给予奖励和惩罚。徒弟一旦“出师”,就应对师徒分别给予奖励;倘或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更应对师傅和徒弟进行重奖。
实践证明,有了激励机制,就会让师傅教的更积极、徒弟学的更有劲,“名师带徒”会不断取得“传”出技能、“帮”出经验、 “带”出人才的效果。“徒弟有出息,师徒获重奖”值得点赞,也值得借鉴。
□余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