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舟山市场监管
奶茶饮料是以茶叶的提取液或其提取物或直接以茶粉、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可添加糖和(或)甜味剂、植脂末等一种或几种其他食品原辅料和食品添加剂而制成的。因其口感丰富、风味多样深受消费者的热捧和欢迎。现制现售的奶茶店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奶茶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了消费者关心的话题。
奶茶产品是否安全?奶茶所使用纸杯中是否有荧光增白剂呢?针对消费者的疑问,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奶茶进行了消费比较试验,通过抽检调查销售奶茶的食品安全状况,为消费者提供消费指引。
一、样品来源
为保证比较试验的真实性,本次比较试验的样品由工作人员随机购买,其中同一家奶茶店里可抽取不同类型产品,奶茶和纸杯各样品20批次。
二、检测依据及项目
本次比较试验委托舟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开展检测,依据的产品标准主要有GB 31604.47-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纸、纸板及纸制品中荧光性物》、GB 5009.139-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GB 5009.35-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 5009.2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GB 5009.97-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盐的测定》、GB 5009.140-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等。检测内容主要涉及荧光性物质、食品添加剂指标(安赛蜜、甜蜜素、日落黄、柠檬黄、糖精钠)、理化指标(咖啡因)。
三、检测结果
(本次比较结果仅对所购买的样品负责,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批次产品的质量状况)
(一)荧光性物质
20批次的奶茶杯样品均符合GB 4806.8-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标准要求,荧光物质检测结果均为未检出。
表1 荧光性物质实测值
(二)食品添加剂
1、20批次的奶茶甜味剂均符合GB2760-2014《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标准要求,其中糖精钠、安赛蜜指标检测结果均为未检出;1批次样品检出甜蜜素,检测结果为0.0527g/kg。
2、20批次的奶茶样品着色剂指标均符合GB2760-2014《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标准要求,其中日落黄、柠檬黄指标检测结果均为未检出。
表2 食品添加剂实测值
(三)理化指标
20批次的奶茶样品中19批次咖啡因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检测结果在71.0-254mg/kg之间。
表3 理化指标咖啡因实测值
四、消费风险及建议
本次试验,围绕与食品质量安全密切相关的食品添加剂、理化指标对市场上销售的奶茶和纸杯各样品20批次进行检测,抽检结果整体比较好,国家强制性要求的项目都符合标准。20批次的奶茶样品中19批次咖啡因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检测结果在71.0-254mg/kg之间;1批次样品检出甜蜜素,检测结果为0.0527g/kg,存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对此,普陀区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这类奶茶产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择正规商家,主动了解产品信息。对于现制奶茶,消费者往往难以像预包装食品那样通过标签识别其营养成分并判断其健康与否,由于制作奶茶的原辅料及配比不同,各品牌奶茶之间的营养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消费者在购买现制奶茶饮品前,要认真查看经营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饮品品质信息和经营场所卫生状况等,必要时可向经营者直接了解,不要购买饮用无证饮品店制售的饮品。网上购买时要选择正规的网络平台和商家,注意饮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二)掌握选购技巧,留心观察产品外观。饮用前要查看奶茶的颜色是否正常,经营者为使奶茶颜色更鲜艳、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可能会过量添加色素。因此,奶茶颜色过于艳丽的,需考虑此产品是否存在色素超标的风险,应谨慎购买。饮用时如发现饮品感官性状异常、有异味或者含有异物、一次性餐饮具破损或者污染等情况,应立即停止饮用。同时在购买后应检查产品及标签与经营者宣传或介绍内容是否相符,部分网红奶茶店故意使用“内增高”大杯来欺瞒消费者,购买时也要注意观察,以免上当。
(三)抓住关键环节,避免食品安全风险。现制现售奶茶可能存在微生物污染风险,可能的原因主要有:奶茶饮料的原料过期变质或生熟混放交叉污染、现场制售人员操作欠规范、操作用具及容器消毒或清洗不到位、冷藏设施未按制作规定启用或包装材料受污染、现场加工完成后存放时间过长等。因此,经营者在制售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上关键环节,从而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消费者在收到奶茶后应尽早饮用完毕,因为即使没有开封的奶茶,菌落总数也随着时间推移而成倍增长,避免肠胃疾病的产生。
(四)理性适量消费,注意安全饮用事项。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椰果奶茶、珍珠奶茶等含固体颗粒,这些颗粒进入体内后不易消化,3岁以下幼儿或老人饮用时应小心谨慎,经咀嚼后方可吞入,避免出现颗粒直接进入气管的情况。由于奶茶中糖、脂肪成分含量较高,又加入较高溶度的茶汤,茶叶中富含咖啡因和茶多酚,若长期连续或过量饮用不利于身体健康,特别是儿童、孕妇、患有高血压或心脏病以及对咖啡因敏感的特殊人群在选购奶茶时更应谨慎。因此,消费者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需求适量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