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当电子手风琴遇到中国传统唢呐,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4月5日晚,主题为“传统与现代的回响”的2025“上海之春”第七届国际手风琴文化艺术周盛典音乐会在长宁虹桥艺术中心上演。国内外手风琴演奏家与其他器乐演奏家通过手风琴与不同乐器、不同风格、不同演奏形式的融合,展现出手风琴多元的艺术魅力,为沪上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其中,意大利著名手风琴演奏家皮耶罗·阿德拉尼亚与上海民族乐团唢呐演奏家胡晨韵联袂呈现的《百鸟朝凤》,成为当晚最大亮点,将演出推向高潮。不少观众感慨:“从未想过唢呐与手风琴能如此和谐。传统鸟鸣模拟与电子音效交织,东方热烈与西方浪漫碰撞,展现了音乐无界的魅力。”
胡晨韵告诉新民晚报记者,此次合作是首次尝试与手风琴搭档,更是电子手风琴与传统唢呐的首次跨界对话。“手风琴在我的印象里多用于合唱伴奏,但这次是电子手风琴,让我充满好奇。”胡晨韵坦言。双方选择以经典唢呐曲目《百鸟朝凤》为基底,融入意大利舞曲元素,试图在“中国最经典”与“意大利最经典”之间寻找共鸣。
意大利著名手风琴演奏家皮耶罗·阿德拉尼亚与上海民族乐团唢呐演奏家胡晨韵联袂呈现《百鸟朝凤》
“和阿德拉尼亚初次见面便展开头脑风暴。”胡晨韵透露,原计划以传统总谱为框架,但阿德拉尼亚提出加入意大利舞曲片段,两人一拍即合。“我们决定不局限于伴奏,而是让两种文化的气质碰撞。”胡晨韵回忆道。最终版本既保留了《百鸟朝凤》的东方神韵,又注入了手风琴的现代律动,成为独一无二的“首演版”。
令人意外的是,这场高难度跨界合作仅经过两次正式排练。首次一个半小时的磨合中,两人试奏传统版本后大胆删减结构;第二次排练则专注于细节对齐与即兴华彩。“阿德拉尼亚是位极富创造力的艺术家,我们无需过度设计,留白反而能激发火花。”胡晨韵笑道。舞台上的临场发挥更成为点睛之笔,即兴段落的不确定性为演出增添惊喜。
对于传统艺术的传承,胡晨韵有着独到见解:“我不希望年轻人因‘经典’而被动接受唢呐。乐器是客观的声音,它应随演奏者的气质而焕发新生。”近年来,他尝试与交响乐、爵士、摇滚乃至电子乐合作,打破大众对唢呐的刻板印象。“当年轻人发现唢呐也能演奏他们喜爱的音乐,传承才会自然发生。”
此次与手风琴的成功合作,让胡晨韵萌生更多跨界计划:“未来或许会策划专场,甚至去意大利演出,让世界听到唢呐的更多可能。”长宁区作为上海手风琴文化的重要阵地,也让他倍感亲切:“希望这里不仅是舞台,更是创新融合的起点,让更多作品从这里走向国际。”阿德拉尼亚也表示,对此次演出效果很满意,“期待和胡晨韵一起赴世界各地合奏《百鸟朝凤》”。
第七届国际手风琴文化艺术周盛典音乐会现场
作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专项主题活动,国际手风琴文化艺术周已在长宁走过七年的岁月。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长宁区结合“邬达克建筑”IP,构建多元演艺场景,将艺术活动从剧院延伸至商圈、特色街区及校园。在此基础上,长宁区还推出“演出+旅游+消费”复合型文化产品,通过打造主题文旅线路、联动酒店推出特惠套餐,同步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以文化势能驱动商业消费升级,形成艺术活动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的创新格局。“展演—游览—消费”的联动模式,有效激活了文商旅体展融合的消费动能,助力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长宁独特的文化魅力。
原标题:《当手风琴遇到传统唢呐,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〡新民特写》
栏目编辑:顾莹颖 图片来源: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赵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