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真情服务老年乘客 行动彰显城市温度

    石秋兰以甜美微笑与贴心服务获得乘客称赞。(谭玎 摄)

  在南宁市车水马龙的街头,有这样一条公交线路,公交车头的“敬老文明号”标牌格外醒目,这是南宁市“敬老文明号”B17路。该线路将沿途的社区与医院、菜市和公园串联起来,日均服务老年乘客近2000人次。这条线路的驾驶员石秋兰用甜美的微笑和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好口碑,成为老年乘客心中的“暖心闺女”。

  B17线路全程18公里,途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银杉社区、新竹社区、人民北二里社区、边阳下社区等多家医院和社区,服务老年乘客的比例超六成,石秋兰将“敬老服务”视为使命,做好本职工作。她常说:“对待老年乘客就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多些耐心,宁愿多停几秒、多问一句,让他们出行更顺心。”

  在石秋兰的心中,常记着“安全是敬老服务的第一关”,将安全贯穿工作始终。发车前,她反复检查车辆,轮胎气压、刹车灵敏度、轮椅固定装置等都要一一查看。行驶中,她注重细节,遇到老年乘客招手就迅速反应立即安全停靠,当看到行动迟缓的老年人上下车时,她主动搀扶,并提醒“扶稳再走”,还在车内备有应急药箱、老花镜等物品,方便老年乘客使用。

  今年3月8日,石秋兰驾驶车辆行驶至佛子岭银杉路口站点时,看到一位拄拐杖的阿婆提着一辆小推车在候车,石秋兰注意到老人步履蹒跚,就下车搀扶老人上车。经过多年积累的经验,她总结了“三秒观察法”,每到站点必观察后方是否有追赶的老年乘客,根据实际情况延长停靠时间。这一服务让经常乘坐B17路的老年乘客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暖,收获了乘客的称赞。

  今年初,在南宁公交集团旗下邕城公交公司的技能比赛中,石秋兰凭借高超的驾驶技能和快速反应能力赢得评委的肯定,拿下第一的好成绩。比赛考的是技术,服务考的是初心。为熟记B17路沿途公交站点的周边情况,她利用休息日现场“考察”;为更好维护车辆安全运行,她主动拜维修班的老师傅为师,学习维修技术;她爱做笔记,随身带着一本小笔记本,记录着不同时段路况的应对策略:早高峰经过医院路段时易拥堵,要提前预判,耐心驾驶;工作日午后老年乘客较多,需延长停靠时间……

  石秋兰的丈夫余明江也是公交驾驶员,在邕城公交公司地铁快巴3号线上工作。两人虽属不同线路,但都一起研究如何安全行车、如何做好服务,还常常交流学习汽车维修、保养等方面的知识,从动力系统到轮胎,从刹车到灯光等深入研究。他们深知,这不仅关系到自身安全,更关乎每一位乘客的出行平安。

  车轮滚滚,载满人间烟火;方寸车厢,尽显城市温度。石秋兰用方向盘上的坚守,让十米车厢化作传递城市温度的窗口,以行动书写了最动人的梦想。B17路18辆“敬老文明号”共有24名驾驶员,他们以行动诠释了尊老、敬老、爱老的内涵,绽放了“敬老文明号”的光芒。

  本报记者阮晓莹 通讯员张赪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真情服务老年乘客 行动彰显城市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