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春雷,奏响了厦门外贸腾飞的新篇章。1980年,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破土而出,成为中国对接世界的“海上会客厅”。同年,厦门市首家外贸公司——厦门经济特区国际贸易信托公司宣告成立,这也是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自成立之初便携带“国际贸易”的基因,40多年来,厦门国贸将“出海展业”深深烙在了企业的发展蓝图里。
2010年,厦门国贸在美国合资设立ITG VOMA公司,拓展“橡胶—轮胎”产业链销售渠道;2013年于新加坡设立平台公司,主营铁矿、钢材、能源化工及农产品;2015年着手投资新西兰林地、林权,并设立平台公司;2016年深入乌兹别克斯坦棉纱资源腹地,开展乌兹别克斯坦棉纱进口业务,成为国内进口规模最大的乌兹别克斯坦棉纱进口商;2021年设立国贸资源(乌兹别克斯坦)投资有限公司,入股印尼本土物流公司,开展离岸近海转运业务及驳船拖运业务;2023年相继于印尼、巴西、阿联酋设立平台公司,主要拓展钢材、煤炭、镍及不锈钢、农产品、纺织等品类的进出口业务;2024年相继于俄罗斯、越南设立平台公司,拓展德国、南非市场的光伏、储能出口业务。2025年,厦门国贸将在澳大利亚全资设立第一家平台公司,聚焦大宗商品贸易与矿山资源开发两大领域。
厦门国贸让链通全球、“成为值得信赖的全球化产业伙伴”的愿景慢慢变为现实。从早期以贸易为核心,到如今业务模式逐步转向“资源+物流+技术”驱动,形成了覆盖贸易分销、资源开采、加工运输、终端销售的全链路闭环生态。通过“平台化据点+本土化运营”模式,厦门国贸实现了从单一出口商向全球供应链整合者的蜕变,业务版图持续拓宽,产业链把控力显著增强,彰显其全球化战略下的综合服务能力与抗风险韧性。
目前,厦门国贸已在全球布局30多家驻外分支机构、100多家区域公司和办事处,与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供应链业务往来,与9万余家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建立合作关系。
成为当地市场的“价值共建者”
开拓海外市场,面临比国内市场更大的不确定性。唯有将全球化视野与本土化策略深度融合,才能突破“水土不服”的困境,在动态变化中构建可持续竞争力。这不仅要求企业投入资源搭建本地化运营网络,更需以长期主义思维融入当地社会生态,实现从“市场进入者”到“价值共建者”的角色转变。
在新加坡,厦门国贸自有的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浮仓ITG Amoy轮已深度融入这个世界级油品贸易中心,成为首个在新加坡参与船用燃料油定价的中国境内企业。2022年6月,ITG Amoy轮正式取得燃料油新加坡普氏市场(Platts Singapore Market)窗口交易资格,其报价纳入新加坡交货燃料油指数价格的参考范围。目前参与普氏市场燃料油报价的浮式储油轮共有10艘,厦门国贸运营的ITG Amoy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唯一由中国企业直接运营的浮仓,它的报价影响了普氏市场的新加坡燃料油价格。
ITG Amoy轮以提供油品仓储与加注服务为起点,同时为全球船舶提供差异化的燃料油混合调和服务。依托ITG Amoy轮的定价影响力,厦门国贸旗下能化板块专业子公司厦门国贸石化有限公司(下称国贸石化)得以为海运企业、石化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的全球化产业服务方案,帮助产业客户降本增效的同时,为需要规避价格风险的企业提供金融衍生品服务。
“国际船舶海上加油,最注重油品品质及加油时效性,多等待一个小时,船东就至少损失一个小时的租金。”厦门国贸相关负责人透露。2024年4月,国贸石化与某散货船东达成合作意向,利用自有浮仓为其特别定制加油方案。一方面,基于客户质量要求,进行成本优化及库存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系统精准跟踪船舶到港计划并随时匹配加油操作。截至2024年年底,在8个月内,国贸石化凭借优质的供应链集成服务为客户节省了230万美元,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目前,ITG Amoy轮已成为厦门国贸服务全球能源航运、为产业伙伴提供供应链综合服务的“补给舰”和“主力舰”。而国贸石化已成长为新加坡油品市场不可或缺的推动者之一。
找准市场切入点,充分挖掘地区资源优势,是厦门国贸推行本土化策略的重要支点。新西兰拥有得天独厚的林业资源,是辐射松木材的出口大国。锚定这一资源优势,厦门国贸自2011年起开发新西兰辐射松原木进口渠道,将服务能力延伸至“林—浆—纸”产业链上下游,并积极布局上游原材料产地。2015年,新西兰“一带一路”促进委员会成立,后续该国成为首个签署相关协议的西方发达国家。同年,厦门国贸紧抓“一带一路”机遇,成立了新西兰宝达公司,聚焦林业投资与木材贸易。
为什么要“布局上游”?“在业务上,我们和新西兰前五大木材供应商都有合作。考虑到当时对上游资源的掌控力较弱,议价、定价能力不强,我们必须‘往上走’‘往外走’。”厦门国贸常务副总裁刘志滔这样解释。
布局上游资源地,直接获得新西兰当地的林权、林地,意味着厦门国贸在原料采购时,将会获得更大的自由度,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成本控制与更多元的林木资源。
通过控制上游资源掌握议价优势,依托属地化实体网络建立信任纽带,厦门国贸将企业竞争力与区域产业特性深度绑定,最终实现从“市场攫取”到“价值共生”的质变,在全球市场上获得了不可取代的地位。
将业务出海升级为“全链条”出海
桑与棉作为丝绸之路文明交融的见证,承载着中亚与中国、印度等古文明的交流记忆,更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重要经济支柱,这里出产的棉纱强力足、颜色好、易染色,被业界称为“乌纱”。
乌兹别克斯坦是我国纱线进口第四大来源地。早在2016年,厦门国贸就开始与乌兹别克斯坦做起了“乌纱”贸易,目前已多年蝉联“乌纱”进口量全国第一,高峰期更是占中国进口总量的40%以上,在当地保持长期稳定合作的工厂超百家,是当地棉纺产业重要的合作伙伴。
厦门国贸是如何在乌兹别克斯坦扎下根的?在厦门国贸相关负责人看来,制定更加稳定、可持续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来满足工厂的产能升级需求,是吸引越来越多纺织领域的合作伙伴加入“朋友圈”的一个重要原因。
2020年起,乌兹别克斯坦逐步停止棉花出口,谋求棉纺全产业链的发展,逐步由传统棉花原料国向纺织服装产业国转型。2021年,以乌兹别克斯坦的纺织产业改革为契机,厦门国贸将原先设立的办事处升级为平台公司,全面提升在乌兹别克斯坦的资源配置能力与市场开拓能力。
根据当地纱厂的定制化需求,厦门国贸乌兹别克斯坦公司为其提供涵盖采购、分销、价格管理、金融服务、产业升级等一体化、定制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帮助工厂提升运营效率、保障开机率,进而带动劳动力需求,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可以看到,厦门国贸实施的“全链条”出海策略,是以资源控制、产能共建、管理赋能为核心,通过深度整合“乌纱”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将贸易优势转化为全链条掌控力的系统性布局。其策略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贸易商的单一中间角色,通过本土化嵌入、技术协同与资源绑定,实现全链路闭环管理。
做精强链,锻造新链。除了深度介入乌兹别克斯坦棉纺产业,依托平台公司,厦门国贸还在积极挖掘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矿产等资源的业务发展机会,并在新能源汽车、光伏板、化工原料、化纤等中国进口产品领域取得了一定突破。
厦门国贸的实践表明,“全链条”出海并非简单叠加环节,而是通过“资源—产能—市场”的动态协同,在关键节点建立控制力,最终将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全球产业链话语权。
构建灵活自主的全球物流网络
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与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已成为企业构建全球化战略韧性的核心抓手。这种布局不仅直接降低跨境物流成本与时间损耗,更能通过自主可控的物流网络重塑供应链弹性。
在厦门国贸的全球化征程中,积极布局全球关键物流节点与企业的每一步成长息息相关。
近年来,国内市场对进口散装木片需求持续增加,木片海运运力较为紧张,船期不可控、物流时间长等因素大幅增加了木片进口采购的成本。运力制约,成为木片供应的“堵点”。在此背景下,国贸船舶进军木片船市场,目前已拥有4艘木片船,不仅填补了厦门国贸物流板块的管理船型空白,也与国贸浆纸的海外木片供应链服务形成合力,物贸联动,为造纸企业等浆纸产业伙伴提供运力支撑,降低海运成本,从而高效打通东南亚木片物流通道,优化木片供应链服务质量。此外,厦门国贸还拥有3艘油化船,船体配备运载棕榈油及各类液体化学品需要的加热装置与不锈钢储存装置。为进一步开拓东南亚油脂油料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持续拓展遍布全球的业务版图,厦门国贸聚焦非洲、欧洲偏港运输需求,开发了“丝路特运”航线。这种“小、快、灵”的多用途船航线,既解决了特定客户货物发运量小、交货时间紧等运输痛点,又满足了客户对装货港、卸货港的特殊要求,展现了厦门国贸多元化的海外物流服务能力。
从基因深植到价值共建,从单点突破到全链贯通,厦门国贸的全球化布局始终以“长期主义”为锚点。以自有船舶与航线编织的物流网络为筋骨,以本土化策略凝聚的信任为血脉,其出海战略已超越单纯的市场扩张,演变为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未来,这条“中国链”或将在全球市场的浪潮中展现出更加坚韧的力量。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