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日报
站在沈阳市皇姑区腾鹰科技数字产业大厦前,2000平方米的空中花园与现代化楼宇交相辉映,这座总签约企业达212家的产业大厦,自2024年8月开园以来,以“数字技术研发、场景应用、服务支撑”为核心,迅速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目前,腾鹰科技数字产业大厦不仅吸引了104家数字经济企业入驻,更通过政策赋能、生态培育,成为沈阳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
数字经济生态赋能产业升级
腾鹰科技数字产业大厦的崛起,是沈阳市以项目建设推动民营经济“聚势成链”的生动实践。园区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领域,构建覆盖研发、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截至2025年一季度,园区内数字经济企业占比达49.06%,新增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6.7%,形成以智能装备、数据服务为特色的产业集群。
“我们不仅招引龙头企业,更注重培育创新土壤。”腾鹰联创市场总监张岩介绍,园区通过政策扶持、资源对接,已引入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拟上市企业,并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腾鹰科技的成功,离不开沈阳市“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沈阳市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融资、用地、人才等维度为企业松绑减负,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设立专项基金,为民营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和贴息补助;实施“数字菁英计划”,吸引超千名高端技术人才落户沈阳;推行“弹性供地”,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项目用地需求。
专班护航民营企业发展
截至2024年底,沈阳市实有民营经营主体129.87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6%,其中民营科技型企业达2.45万户。在民间投资方面,沈阳逆势突围,制造业、社会事业领域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4.6%和21%,增速领跑全国。以腾鹰科技为代表的数字经济项目,更带动全市数字经济规模加速发展。
“民间投资的活力,源于政策与市场的双重信心。”沈阳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全市争取超长期国债27.7亿元,重点支持汽车、医疗装备等领域的民营龙头项目,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2024年,市发展改革委为49家民营企业争取上级资金33.3亿元。
为破解民营企业“诉求难”问题,沈阳市成立由金融、发改等12部门组成的民营经济专班,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调研—座谈—服务”闭环模式,2024年累计解决企业用地、审批等难题1200余项。
此外,沈阳市创新推出“政策宣讲直通车”,组织专家团队为民营企业提供项目申报辅导。2025年一季度,全市新增储备项目超200个,其中数字经济、绿色制造等领域占比超六成。
,民营经济“聚势成链”为沈阳发展添动力)
更实举措助民营经济腾飞
2025年,沈阳市锚定更高目标,推动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民间投资增速突破6%。为实现这一目标,市发展改革委明确三大路径:政策加码,出台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聚焦产业转型、要素保障等领域;服务深化,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建立问题“清单化”解决机制;资金扩容,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等支持,全年计划为民营企业争取资金超40亿元。
“民营经济的活力,就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指出,接下来,沈阳市将以更优环境、更实举措,汇聚民营经济“万马奔腾”之势,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