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中医药局等7部门印发《2023年度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监测分析情况通报》(全文见文末链接),监测分析显示,2023年度全国共760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参加绩效监测。通过连续6年的引导,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公益性运行机制不断健全,以中医为主的功能定位逐步落实,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运营管理更加规范,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通报》显示,公益性运行机制不断健全。体现在收支结构不断优化,2023年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为32.43%,较2022年提升1.65个百分点;药物配备更加合理,2023年,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门诊患者基本药物处方占比为46.65%,较2022年提升1.05个百分点。
《通报》显示,中医医院功能定位进一步落实。体现在中医药服务能力逐步增强,三级公立中医医院门急诊人次数为4.62亿,住院患者人数2060.43万,床位使用率为90.21%,门诊中药处方比例、门诊散装中药饮片和小包装中药饮片处方比例、门诊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门诊患者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比例分别是65.30%、34.10%、40.21%、20.66%;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门诊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收入占门诊医疗收入比例为8.61%,较2022年增加1.20个百分点。此外,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提升,合理用药更趋完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连续多年优于国家要求标准并呈持续下降趋势。
根据《通报》,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员结构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成效显现,科研创新能力稳步提升。2023年,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达到62.88万人,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人员经费占比为40.99%,省级及以上三级公立中医医院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经费、中医药科研项目经费分别为166.38万元、144.98万元,较2022年分别增长17.83万元、16.40万元。
《通报》还显示,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运营管理更加规范。中医医院医疗服务效率稳步提高,中医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逐步提高。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
《通报》明确,目前公立中医医院还存在中医药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均衡完善,维护公立中医医院公益性的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健全,医院内部管理理念与科学化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突出问题。要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中医医院改革,持续开展绩效监测工作;要锚定中医医院功能定位,深化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在中医类别医师配备、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重点学科建设、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同时加快推进本地区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基层实用人才等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要落实分级分类监测,做好绩效监测结果发布工作。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报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抗衰老专委会立足民族卫生健康领域,扎根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等行业产业,接受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领导,重点就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行业开展信息交流、业务培训、科普宣传、书刊编辑、专业展览、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按照协会的部署,专委会将抓好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行业自律与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好服务。
Disclaimer: The Internet is a resource-sharing platform, we advocat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opularize science, such as involving the content of the work, pictur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us to delete. This article is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only, please do not use it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转自:抗衰老产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