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光明日报
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进行战术考核。高勇摄/光明图片 辽宁舰歼-15舰载战斗机起飞。张凯摄/光明图片 武警广西总队贵港支队特战队员开展训练。管健龙摄/光明图片【讲武堂】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强化军地合力,用好地方优势力量和资源,提高我军建设质量和效益。这是习主席站在统筹国家安全与发展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围绕推动我军建设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并全面抓好贯彻落实。
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强战略支撑
军队建设质量是指国家在组建军队、维持和完善军队力量体系、提高军队战斗力过程中所形成的综合能力与水平;军队建设的效益则是指军队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军队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反映着军队建设的整体水平。只有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军队建设质量效益,我军建设才能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步调相一致,才能跑出新时代新征程强军奋斗的加速度,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强的战略支撑。
我军建设“十四五”规划,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的起步规划。四年多来,我军在落实“十四五”规划建设要求上取得了系列成果,同时也进入了啃硬骨头、打攻坚战的关键阶段。在这个关键阶段,只有毫不动摇地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才能保证我军建设质量与效益的同步提升,实现我军建设质的飞跃和效能的突破,开创新时代新征程强军兴军的新局面。
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之路,必然是一条军队建设质量不断提高的提升路,建设速度不断提速的加速路,也是一条降低资源投入、节约建设成本、提高建设效益的增效路。只有坚持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才能确保我军建设蓝图如期实现,战略能力如期形成,既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这为有效利用地方人才、智力、技术、设施、信息等资源,提高我军建设质量和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善于从经济社会发展大体系中汲取提高我军建设质量效益所需要的“蛋白质”“维生素”,为推动我军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的源泉。
提高军队建设质量效益要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统筹
提高我军建设质量和效益涉及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发展道路、规划执行、资源配置等多方面作出系统筹划和科学部署,从而为提高我军建设质量和效益提供指导。
发展道路是战略在实践中落实的途径,是在飞速发展的新军事革命大潮和激烈的全球军事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关键所在。新时代新征程,要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可持续发展路子,在我军建设的全过程坚持勤俭建军的原则,科学配置国防资源投向投量,提高经费使用精准度和效费比,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科学的规划能够通过统筹资源、技术、政策等要素,使军队建设中各要素产生有效协同,对军队建设质量和效益发挥“乘数效应”。实践证明,在规划的任何一个阶段,特别是规划的执行阶段,只要存在堵点卡点,就必然会对规划的落地产生极大的制约作用。因此,要加紧解决规划执行中的堵点卡点问题,强化规划执行落地过程中政策运用和供给,增强政策取向和工作指向一致性,全力畅通规划执行链路,持续完善战略管理制度机制,增强规划执行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手段打通规划执行中的堵点和卡点,为提高军队建设质量效益提供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战略统筹。
军队建设质量效益的全过程专业化评估,是指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方法,对军队建设质量和效益的各个领域、方面进行动态跟踪与价值评判的过程。其核心是通过数据驱动和专业知识,确保军队建设的各项要求和重大任务精准落地,同时规避执行偏差和资源浪费。全过程专业化评估,不但是一种客观的评价,更是有力的监督,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有效纠偏纠错,提高军队建设的质量效益。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体系是指国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系统性整合各领域资源与规则,形成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协同网络。军队建设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军队建设质量效益的提升离不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体系的协同网络支撑。这种支撑,为提高军队建设质量效益搭起了资源供给的“骨架”,提供了制度与规则体系,使提高军队建设质量效益的实践能够与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和动态调适。新时代新征程,发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体系对提高军队建设质量效益的支撑作用,就要在强化军地合力上下功夫,通过用好地方优势力量和资源,提高我军建设质量和效益;在抓住我国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机遇上下功夫,通过创新战斗力建设和运用模式,有效发挥新质生产力对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建设的推动作用;在健全先进技术敏捷响应和快速转化机制上下功夫,通过加快先进技术直接用于战斗力建设或向新质战斗力转化的速度,助力新质战斗力发展。
采取务实举措加强军事治理
提高我军建设质量效益,使命如山,责任重大,必须抓住机遇期,建出高质量,跑出加速度,按下效益提升快车键。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宏伟目标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历史和现实都反复证明,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要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能够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强大军队,就必须不断提高军队建设质量和效益。因此,要充分认清提高我军建设质量效益的重大政治意义,保持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精神状态,勠力同心、坚定信心、直面挑战,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交出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提高我军建设质量效益,准确把握新时代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新形势新内涵新要求,树牢过紧日子思想,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业。树立成本效益的理念。认清建设资源投入所具有的边际效应属性,力求用最小成本杠杆撬开最大建设收益空间。树立集约保障的理念。找到系统效能革命的战略支点,通过资源聚变与流程优化,实现最小保障单元承载最大系统保障需求的跨越。树立绩效管理的理念。准确把握军队建设绩效管理的特殊性,构建并不断完善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制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实现军队建设目标设定、过程跟踪、结果评估和反馈改进的闭合循环。树立体系施治的理念。实现建设目标体系、建设主体体系、建设制度体系、建设协同机制、资源配置体系的系统性筹划和整体性构建。
提高军队建设质量效益,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务实举措加强军事治理。注重成本控制。把住标准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控制及作业成本控制等关键环节,采取全面预算管理、价值链供应链成本管理、生命周期成本精益管控等方法,实现建设成本的全过程动态优化。健全标准规范。抓住制度建设、风险控制、持续改进及文化塑造等“牛鼻子”,构建适合提高军队建设质量效益需要的标准规范体系。实施全程管控。坚持预防为主、过程控制、数据驱动、持续优化原则,完善全程管控支撑体系,实现建设质量效益问题的早发现、快解决、防复发。严格监督检查。把监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完备有效的监管体系,更好发挥监管对提高军队建设质量效益的服务和促进功能,加强融合监督、联合审计,确保军队建设质量托底、效益托底和廉洁托底。
(作者:刘硕扬 游光荣,分别系中国人民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军事科学院战略评估咨询中心科研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