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表海楼前逐秀色

  □吴瑞芳

  青州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古建筑,表海楼就是其中一座地标性建筑。

  表海楼,又名表海亭,原址在南阳城与东阳城之间的南阳河北岸、东阳城城墙上。名字来源于《左传》“世胙太师,以表东海”,为纪念姜太公治齐之功而修建,具体创建年代不详。据地方志记载,宋代最为兴盛,为当时全国名楼之一,与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齐名。无论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平民百姓,都喜欢登楼望远、一览全城美景,许多名人还留下了不朽诗篇。

  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闻名天下的范仲淹知青州时,多次登临表海楼,并挥毫写下“一带林峦秀复奇,每来凭槛即开眉。好山深会诗人意,留得夕阳无限时”的佳句,描绘出表海楼周围秀美的山峦景色和诗人登楼远眺时的愉悦心情。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和人登表海亭》中写道:“花时千圃堆红锦,雪昼双城迭白波”,充分说明当时东阳城和南阳城最高的建筑就是表海楼。欧阳修、富弼等也数次登临表海楼,写下了流传至今的千古佳句。

宋代末年,凝聚了无数人情感的表海楼毁于战火,仅存古台。明成化年间,知府李昂移建于北关西侧,明末清初,再次遭劫,原遗址踪迹难以寻觅。

  2014年表海楼迎来重生的春天。新址位于南阳河北岸,紧邻偕园,为宋代仿古阁楼式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建筑层数内部加台基五层,外观三层,高37.9米。整体外立面采用金属仿古斗拱、瓦当等构件装饰,屋脊、檐角有走兽,重檐舒翼,歇山式十字脊顶,紫红色廊柱、门窗和汉白玉栏杆交相辉映,庄重古朴中透着高贵典雅,端庄大气,韵味十足。

  表海楼四周绿树环绕,鸟语花香。春有繁花似锦,夏来凉风习习,秋至硕果累累,冬日雪景如画,一年四季,各有其美,一天到晚,游人不断。最美的莫过于春暖花开的季节,表海楼前的玉兰花、迎春花、连翘花、杏花、桃花、梨花、樱花……竞相怒放,流淌成一片花的海洋。慕名来赏花的人络绎不绝,早起锻炼的人也一天比一天多起来。楼前宽阔的广场上,动感十足的音乐声中,一个个青春的身影整齐跃动,一张张飞扬的笑脸绽放着时代的光辉。年轻人健身结束刚走,中老年人纷纷登场,咿咿呀呀的京剧唱腔声中,一个个优雅的女子袅娜登场,一声声醉人心扉的京胡声将人拉回那年那月的旧时光。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来了,他们拖着长长的风筝线,尽情地跑着跳着闹着,表海楼顿时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站在高高的表海楼上,河岸的风轻柔地拂过面颊,心境顿时变得舒畅无比。放眼望去,波光粼粼的南阳河上,柳丝的倒影如舒展腰肢的仙子尽情舞蹈,成群的白鹭有的在水面玩耍嬉戏,有的在空中展翅翩飞,不甘落后的野鸭也施展轻功,遽然飞起,撞碎满河的白云。一艘艘游船缓缓驶过,划开一道道细腻的波纹,荡漾出一幅流动的画卷。

  顺着水流的方向东望,不远处的万年桥坚固安然地守护在原处,六个龙首长鬣水兽依旧雄踞桥墩迎水面,桥栏杆上的《二十四孝图》浮雕清晰可见,柱端形态各异的狮子面目逼真、栩栩如生,端庄典雅的宝瓶纹理细腻、线条流畅,仿佛都在诉说着近千年的故事。万年桥是我国第一座木结构虹桥,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即以它为蓝本。张择端生长在青州,万年桥是他进京必经的地方,当他对着万年桥上下左右观察、日日夜夜苦思冥想时,早已把表海楼的影子融进《清明上河图》中的亭台楼阁中。

  表海楼西侧,与万年桥凝神对望的衡王桥上车水马路,一派繁荣,它已接过万年桥的接力棒,成为南北交通的主力之一。沿着衡王桥下的南阳河溯流而上,就可以到达为纪念范仲淹修建的范公亭、“误入藕花深处”的李清照的纪念馆。

  表海楼正南方,原来可以远眺连绵起伏的群山,尽情欣赏青州古八景中的“云门仙境”“驼铃千寻”“劈峰夕照”等胜景,而今只能在重重高楼间隐约寻觅。

  清越悠扬的古琴声中,一群汉服女子翩跹起舞,曼妙的舞姿带着人们穿越时空,回到过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表海楼前逐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