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春天是新茶上市的季节,春季的茶芽翠绿柔软,且富含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茶汤滋味鲜活,香气宜人且有养生保健作用。爱喝茶的朋友注意了,饮用新茶学问多,其健康影响因茶的品种、饮用方式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以下这些知识一定要记牢:
茶叶(尤其是绿茶)富含多酚类物质(如儿茶素)、茶黄素等抗氧化剂,有助于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降低氧化应激。
茶叶中的咖啡因(约30—50mg/杯,低于咖啡)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和工作效率。
研究表明,长期适量饮茶可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动脉硬化风险,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相关。
绿茶中的儿茶素(如EGCG)可能轻微提升代谢率,帮助控制体重;部分研究显示茶多酚有助于调节血糖(但对糖尿病患者需谨慎结合药物治疗)。
茶多酚对某些细菌、病毒有抑制作用;茶氨酸可能增强免疫力。
降低部分癌症风险(如前列腺癌、卵巢癌),但证据仍需更多研究支持;白茶、黄茶等轻发酵茶对肠胃刺激较小,可能助消化。
过量饮茶(尤其浓茶或空腹饮用)可能导致心悸、失眠、焦虑。敏感人群或孕妇建议控制摄入量(每日咖啡因<200mg)。
茶叶中的鞣酸与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结合,可能降低铁吸收率。贫血患者应避免餐后立即喝茶。
空腹饮用浓茶可能引发胃酸过多、胃痛,尤其绿茶对胃黏膜刺激较强,胃溃疡患者需谨慎。
茶中的成分可能影响某些药物效果(如抗生素、抗凝药、镇静剂),建议服药前后1—2小时避免饮茶。
长期大量饮用低质砖茶(如部分边销茶)可能导致氟摄入过量,引发骨骼或牙齿问题。
对咖啡因代谢慢的人群可能出现不适;部分人对茶碱敏感,可能引发头痛或尿频。
普通成人每日建议3—4杯(每杯约200ml),避免过量。
· 胃弱人群可选发酵茶(红茶、熟普洱);
· 有提神需求者可选咖啡因较高的乌龙茶、绿茶。
· 睡眠差者下午后减少饮茶;
· 避免空腹/饭后立即饮茶:餐后1小时再饮茶,减少对消化和铁吸收的影响。
选择无农药残留、低氟的优质茶叶,避免霉变茶。
对大多数人而言,适量喝茶利大于弊,但需根据自身健康状况调整种类和饮用量。特殊人群(如孕妇、高血压患者)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记者:郁婷苈
编辑:徐悦琳图片: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