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求是网
鲜花献英烈,哀思祭忠魂。
又到一年清明时。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宣讲英烈事迹、走访慰问先烈遗属……连日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清明祭英烈”活动,致敬先烈、缅怀先烈,传承红色薪火,汲取前行力量。
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英烈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近代以来,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了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他们矢志不渝、前赴后继,以坚定的信仰信念、炽烈的家国情怀,书写了感天动地的伟大史诗,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殉国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的杰出代表。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繁荣,他们的精神,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铭记历史、缅怀英烈,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情之所牵、行之所至。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褒奖英雄模范、弘扬英雄精神,在多个场合讲述英雄感人故事,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强调要永远铭记英雄烈士的牺牲和奉献,号召全社会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江西于都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河南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甘肃高台西路军纪念碑、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总书记在多地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一次次深情凝视,一次次郑重鞠躬,凝结着对英雄先烈的深切缅怀和无限追思。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系列致敬英烈的举措深入实施,全社会“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的氛围愈发浓厚。通过立法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将英雄烈士保护纳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出台英雄烈士保护法、民法典设置保护英雄烈士专门条款;按照国家规定在教育、就业、养老、住房、医疗等方面为英雄烈士遗属提供优待;连续11年共迎回981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等等。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烈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今天,像革命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新征程上,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要继承英烈的遗志,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发扬他们勇往直前、艰苦奋斗、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要胸怀强国之志,忠心爱国、矢志报国,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在为国尽责、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展现人生风采;要锤炼强国之技,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练就真本领,努力成为善于干事创业的岗位能手、行家里手;要勇建强国之功,以只争朝夕的历史主动、主人翁的责任担当,锐意进取、迎难而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
(编辑: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