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老年教育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文化养老的创新路径。在老龄化进程加速的当下,铜川市老年大学以生动实践诠释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深刻内涵。自创办以来,该校以特色课程搭建起老年人“再当读书郎”的舞台,让书画墨香、歌舞韵律、摄影光影浸润晚年生活,更结下丰硕成果——全省示范校、30余项竞赛优胜奖等荣誉,成为区域老年教育的标杆。在这里,课堂内外充盈着求知的热忱,学员们打破年龄桎梏,重燃学习热情。铜川市老年大学践行“政治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理念,将老年教育从“知识传授”升华为“精神滋养”,构建包容开放的终身学习生态,以人文关怀消解年龄焦虑,让“夕阳红”焕发“青春态”,助力老年群体在时代浪潮中续写美好人生。
阳春三月,步入铜川市老年大学教学楼里,浓浓的书香飘散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一幅幅生动而温馨的画面映入眼帘。
“银发学员们”围坐成圈,热切地交流着学习心得,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喜悦;
有的在教室里埋头苦练,笔走龙蛇,专注地描绘着书画的天地,一笔一划间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有的在舞蹈室中翩翩起舞,身姿矫健,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仿佛回到了年轻时的模样。整个校园充满了学习的热情,老年人展现出独有的魅力与风采。
活力十足,这是记者连日来走访市老年大学时的最大感受。
“这里真是我们老年人的乐园啊!”一位正在练习书法的老学员段先生感慨地说。
铜川市老年大学校长吴元热情地介绍:“铜川市老年大学创建于2013年,2016年10月正式运行。自办校以来,在各界的支持与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教学方面,我们精心设置多样化课程,涵盖书画、歌舞、养生等多领域,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员们积极参与学习,成果丰硕,各类文艺汇演精彩纷呈,展示了老年教育的风采。同时,校园文化建设日益丰富,活动丰富多彩,增进了学员间的交流与凝聚力。”
每天清晨,家住新区铁诺小区的退休干部李建华早早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在厨房里为小外孙女烹制着早餐,动作娴熟,充满爱意。吃完早饭后,他将小外孙女送达学校门口,然后匆匆踏上公交,前往铜川市老年大学。
“我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来老年大学上课。”李建华笑着说,“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很多新知识,结交新朋友,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早上九时整,李建华准时踏入教室,满怀期待地开始学习小视频制作和摄影教学课程。课堂上,老师耐心地讲解着每一个细节,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赞同或提出疑问。课间休息时,大家互相分享着拍摄技巧,探讨着构图美学,氛围热烈而融洽。
“我特别喜欢摄影,通过镜头可以捕捉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学员王建平兴奋地说,“在老年大学的学习让我更加热爱生活了,也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吴元说:“2025年春季学期,我们开设了32个专业,班级达到了89个。从周一至周五,所有教室都排得满满当当。学员们积极投入学习,在书法、绘画、舞蹈等各领域展现出浓厚的学习热情,不少人取得了突出的学习成果,在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老年大学的学员们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天地。”
近年来,铜川市老年大学积极践行“老有所学、丰富生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康乐有为、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发挥老年大学在老年教育中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同时,铜川市老年大学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邀请了众多专业领域的专家和资深教师授课,教学质量得以显著提升。
“我们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员们身心的愉悦。”苏艺彬老师说,“在这里,学员们可以学到新知识,结交新朋友,还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成果。我们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办学理念和宗旨,铜川市老年大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活动中心(学校)先后被评为2021—2024年度全省第一批示范老年大学、“全省老干部活动示范中心”“市级文明单位”,并连续4年荣获全省老年教育老干部活动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此外,学校还获得了省市各类竞赛优胜奖30余项,充分展示了老年学员们的风采和实力。
“我们组织了多次文艺演出、展览展示活动,为学员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其他老年大学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吴元说。
正如学员王建平所说:“在老年大学的学习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充实,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学校始终坚持‘政治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宗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老年教育方针政策,不断推出多项政策举措,加大老年精神文化需求供给,以个性化课程为支点,撬动银发群体潜能,让“兴趣”与“价值”同频共振,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教育和精神文化需求。未来,我们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完善设施,为老年朋友创造更优质的学习环境,让老年大学真正成为老年人学习知识、快乐生活的幸福家园。”吴元说。
铜川市老年大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这个大家庭,成为区域老年群体向往的新高地。“银发族”再当“读书郎”,以课堂为舟,兴趣为帆,在终身学习的浪潮中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