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让更多孩子动起来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张  璐

  本报讯  昨天上午,记者从湖州市推动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教育部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放在首位,围绕中小学体育工作积极探索实践,全市中小学全年将开展各级各类体育赛事超2万场次。同时,让家长从“旁观者”变身“运动合伙人”,举办各类亲子运动会、“爸BA”篮球赛等赛事活动超500场次,合力构建“体育+家庭”协同育人新生态。

  “为了让更多孩子动起来、跑起来,今年我们主要将抓好3件事:一是把健康第一导向立起来;二是让校园体育运动活起来;三是让体育赛事活动多起来,切实推动中小学体育‘湖九条’落地落细。”市教育部门介绍,上月初,我市出台中小学体育“湖九条”以来,全市所有中小学都将体育工作纳入了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以体树人、体教融合引领“五育并举”的良好态势正在形成。

  推动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的发展,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关键。今年以来,全市各校因地制宜,积极推广大课间“运动套餐”模式和小课间“微运动+”策略,截至目前,全市100%中小学落实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近90%的小学、50%的初中开展了课间15分钟试点,96%的小学、55%的初中开展了每日1节体育课试点。同时,充分挖掘学校“金边银角”、楼上地下等可用空间,把楼梯台阶变成健康步道,把边角空地变成运动乐园。全市已有26所学校配置AI设备赋能智慧体育,通过数据采集、即时反馈等手段有效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我运动、我健康”的理念正在全市各学校中兴起。

  据介绍,今年,市教育局将联合市体育局开展散打、智力运动会等24场市级阳光体育竞赛,并在校园中推广“小场地、小分组、高频赛” 的赛事组织模式,形成从校园基层到市级层面全方位、多层次的体育赛事体系。

  这24场市级阳光体育赛事在项目设置上既涵盖了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等传统项目,又安排了定向越野、啦啦操、跳绳等新兴项目,在时间上贯穿全年,形成了从校园选拔到市级竞技的全链条培养选拔机制,预计全年参与学生将突破7000人次,较去年增长14%。“小场地、小分组、高频赛” 的赛事组织模式,极大降低了参赛门槛,可充分调动起每个学生参与体育比赛的热情。大课间30分钟就可开展“三大球”小分组比赛,课间15分钟孩子们可在走廊进行跳绳、踢毽子等小分组比赛,既提升了体育教学与活动质量,也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特色化发展。

  市教育局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动中小学体育“湖九条”落地见效,全面打造具有湖州辨识度的体育工作特色品牌,有效提升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让更多孩子动起来